秘色瓷”是中國陶瓷史上一種很神秘的瓷器。釉色如冰似玉,據(jù)說這種瓷器是使用了一種秘密的釉料配方,使用特制的匣缽燒制而成。始創(chuàng)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元代時消失。
“秘色”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詩人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中的描述:“九月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應(yīng)該是指稀見的顏色,是當(dāng)時贊譽越窯瓷器釉色之美而演變成越窯釉色的專有名稱。
“秘色”最早見于唐代文獻,但究竟是啥顏色爭論了上千年。 八十年代挖掘陜西法門寺塔地宮,出了十六件瓷器,基本都是綠釉。 這些瓷器,在唐代記錄法門寺皇室供奉器物的資料上記載為“秘色”,此后綠色就成了定論。
"色"除了"顏色"一解外,尚可解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機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藥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謂"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秘色瓷,漢族傳統(tǒng)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中國古代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制瓷器,簡稱"秘瓷"。"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宋、明、清迄今,學(xué)者們?yōu)?quot;秘色"一詞的確切含義聚訟不已。據(jù)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镠規(guī)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制作工藝保密。其說近是。據(jù)本百科"色"字條解釋,"色"除了"顏色"一解外,尚可解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機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藥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謂"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秘色
瓷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的今人眼里,一直是個謎。人們只是從記載中知道它是皇家專用之物,由“越窯”特別燒制,從配方、制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都是秘不外傳的,其色彩只能從唐詩“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描寫中去想象。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瓷碗、瓷盤、瓷碟,從“地宮寶物帳碑文”中得知,原來它們就是“秘色瓷”!這些秘色瓷色澤綠黃,晶瑩潤澤,尤其是其中兩個銀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徑23.7厘米,碗口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內(nèi)土黃色釉,外黑色漆皮,貼金雙鳥和銀白團花五朵,非常精美。這才讓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風(fēng)采。地宮中發(fā)現(xiàn)的13件宮廷專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秘色瓷”是中國陶瓷史上一種很神秘的瓷器。釉色如冰似玉,據(jù)說這種瓷器是使用了一種秘密的釉料配方,使用特制的匣缽燒制而成。始創(chuàng)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元代時消失。
“秘色”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詩人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中的描述:“九月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應(yīng)該是指稀見的顏色,是當(dāng)時贊譽越窯瓷器釉色之美而演變成越窯釉色的專有名稱。
1987年,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數(shù)件秘色瓷,使得這種神秘的瓷器首次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釉色青翠,勻凈,造型精巧端莊,胎壁薄而均勻,特別是湖水般淡黃綠色的瓷釉,玲瓏得像冰,剔透如玉,勻凈幽雅,令人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