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應該是九里香,確實這兩種植物光從樹形、樹葉、果實上很難分辨,而且這兩種植物開花都有香味,只有花的特征最容易區別,九里香(花為白色五瓣,頂聚生),米仔蘭(花小而多,黃色圓球形)。你的圖片也是遠景,也不能看得更清楚些,從葉片特征上看,也應該是九里香,這兩種植物葉片特征:九里香(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9枚,互生,卵形、匙狀倒卵形或近菱形,全緣,濃綠色有光澤。) 米仔蘭(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5片,革質有光澤,先端1片較長,兩側的小葉較小,基部的一對小葉更小,小葉無柄,狹橢圓形至狹橢圓狀披針形,長5~8厘米,先端鈍或鈍尖,全緣或呈微彼狀,基部楔形而下延。)
夜來香的花瓣與一般白天開花的花瓣構造不一樣,夜來香花瓣上的氣孔有個特點,一旦空氣的濕度大,它就張得大,氣孔張大了,蒸發的芳香油就多。夜間雖沒有太陽照曬,但空氣比白天濕得多,所以氣孔就張大,放出的香氣也就特別濃。如果你注意一下就可以發現,夜來香的花,不但在夜間,而且在陰雨天,香氣也比晴天濃,因為陰雨天空氣濕度大的關系。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藤狀灌木。小枝柔弱,有毛,具乳汁。葉對生;葉片寬卵形、心形至矩圓狀卵形,長4~9.5cm,寬3~8cm,先端短漸尖,基部深心形,全緣,基出掌狀脈 7~9條,邊緣和脈上有毛。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有花多至30朵;花冠裂片5,矩圓形,黃綠色,有清香氣,夜間更甚,故有“夜來香”、“夜香花”之名。
米蘭常見的花卉植物,為灌木或小喬木;莖多小枝,幼枝頂部被星狀銹色的鱗片。花芳香,直徑約2毫米;雄花的花梗纖細,長1.5-3毫米,兩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裂片圓形;花瓣5,黃色,長圓形或近圓形,長1.5-2毫米,頂端圓而截平;雄蕊管略短于花瓣,倒卵形或近鐘形,產廣東、廣西;常生于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1] 。福建、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常有栽培,分布于東南亞各國。中國北方也有盆栽。山東地區只要冬季移于溫室或室內保溫地方,溫度不低于5℃,注意少澆水,就能安全過冬。
夜來香,屬多年生藤狀纏繞草本植物,小枝柔弱,有毛,具乳汁。花多黃綠色,有清香氣,夜間更甚,別名夜香花,月見草。多為盆栽觀賞植物,其花香使人呼吸困難,不宜放在室內。
原產南美,在中國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和臺灣等地,是以新鮮的花和花蕾供食用的一種半野生蔬菜。除供觀賞外,花可作饌和藥用,具清肝明目之功效,可治療目赤腫痛,麻疹上眼、角膜去翳、拔毒生肌,強筋壯骨、祛風除濕等。 每逢夏秋之間,在葉腋就會綻開一簇簇黃綠色的吊鐘形小花,當月上樹梢時它即飄出陣陣清香,這種香味,卻令蚊子害怕。
葉對生,葉片寬卵形、心形至矩圓狀卵形,長4~9.5cm,寬3~8cm,先端短漸尖,基部深心形,全緣,基出掌狀脈 7~9條,邊緣和脈上有毛。
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有花多至30朵;花冠裂片,矩圓形,黃綠色,有清香氣,夜間更甚。副花冠5裂,肉質,短于花藥,著生于合蕊冠上,頂端漸尖;花粉塊每室1個,橢圓形,直立。
蓇葖果披針形,長7.5cm,外果皮厚,無毛。種子寬卵形,長約8mm,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
又名米仔蘭。楝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大葉米蘭的小葉變種。分枝多而密;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枚~5枚,有光澤;花小似粟米,金黃色,雜性異株,圓錐花序腋生;新梢開花,盛花期為夏秋季;開花時清香四溢,氣味似蘭花。故名。原產東南亞,現中國栽培十分普及。繁殖用扦插、高枝壓條或播種。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盆栽用疏松、排水和透氣良好的土壤。 1年~2年換盆一次,生長時期1周~2周施肥一次。
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多分枝。幼枝頂部具星狀銹色鱗片,后脫落。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軸有窄翅,小葉3—5,對生,倒卵形至長橢圓形,先端鈍,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全緣,葉脈明顯。圓錐花序腋生。花黃色,極香。花萼5裂,裂片圓形。花冠5瓣,長圓形或近圓形,比萼長。雄蕊花絲結合成筒,比花瓣短。雌蕊子房卵形,密生黃色粗毛。漿果,卵形或球形,有星狀鱗片。種子具肉質假種皮。花期7—8月,或四季開花。
米蘭(學名:Aglaia odorata)常見的花卉植物,為灌木或小喬木;莖多小枝,幼枝頂部被星狀銹色的鱗片。花芳香,直徑約2毫米;雄花的花梗纖細,長1.5-3毫米,兩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裂片圓形;花瓣5,黃色,長圓形或近圓形,長1.5-2毫米,頂端圓而截平;雄蕊管略短于花瓣,倒卵形或近鐘形,產廣東、廣西;常生于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稍耐陰,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為最好,冬季溫度不低于10℃,北方置于不低于5℃的地方。
夜來香,屬茄科夜香木屬。原產南美,為常綠灌木,別名月見草、夜香花等,屬多年生藤狀纏繞草本,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和臺灣等地,是以新鮮的花和花蕾供食用的一種半野生蔬菜。除供觀賞外,花可作饌和藥用,具清肝明目之功效,可治療目赤腫痛,麻疹上眼、角膜去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