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定基準線→地磚浸水→砂漿拌制→基層灑水及刷水泥漿→鋪水泥砂漿結合層及地磚→養護和填縫→貼鑲踢腳板2、基層處理:將粘結在基層上的砂漿(或灑落的混凝土)及漿皮砸掉刷凈,并用掃帚將表面浮土清掃干凈。3、定基準線: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地面標高,從墻面上已彈好的+50cm線,找出板面標高,在四周墻面上彈好板面水平線。然后從房間四周取中拉十字線以備鋪標準塊,與走道直接連通的房間應拉通線,房間內與走道如用不同顏色的水磨板時,分色線應留在門口處。有圖案的大廳,應根據房間長寬尺寸和地磚的規格、縫寬排列,確定各種地磚所需塊數,繪制施工大樣圖。4、地磚浸水:為確保砂漿找平層與地磚之間的粘結質量,在鋪砌板塊前,板塊應用水浸濕,鋪時達到表面無明水。5、砂漿拌制:找平層應用1:3水泥砂漿,是保證地面平整度、密實度的一個重要技術措施(因為它具有水分少、強度高、密實度好、成型早以及凝結硬化過程中收縮率小等優點)。因此拌制時要注意控制加水量,拌即的砂漿以用手捏成團,顛后即散為宜,隨鋪隨抹,不得拌制過多。6、基層灑水及刷水泥漿:將地面基層表面清掃干凈后灑水濕潤(不得有明水)。鋪砂漿找平層之前應刷一層水灰比為0.5左右的素水泥漿,注意不可刷的過早、量過大,刷完后立即砂漿找平層,避免水泥漿風干不起粘結作用。7、鋪水泥砂漿結合層及地磚
防滑地磚地面1.基層處理基層應具有粗糙、潔凈和潮濕的表面,一切浮灰、油漬、雜質,必須分別清除,否則會形成一層隔離層,而使面層結合不牢。基層處理方法為先將基層上的灰塵掃掉,用鋼絲刷和鏨子刷凈,剔掉灰漿皮和灰渣層,用10%的火堿水溶液刷掉基層上的油污,并用清水及時將堿液沖凈。表面比較光滑的基層,應進行鑿毛,并用清水沖洗干凈。沖洗后的基層,最好不要上人。2、刷素水泥漿一道在清理好的基層上,澆水浸透,并撒素水泥面,然后用掃帚掃勻,掃漿面積大小應依據鋪貼速度決定,應隨掃隨鋪干硬性水泥砂漿。3、找規矩拉線在房間縱橫兩個方向安排好尺寸,當尺寸不足整塊磚的倍數時,可裁割半塊磚或半塊磚以上磚用于邊角處,尺寸相差較小時,盡量調整縫隙方法排整磚。然后根據已彈好的水平線拉縱線橫線來控制面磚水平。4、鋪磚從門口開始縱線先鋪幾行磚,找好規矩(位置及標高)以此為筋壓線,從里向外退著鋪貼,每塊磚要跟線。操作程序是先澆素水泥砂漿與底灰上,地磚背面刮一層素水泥結合層,應隨刮隨鋪,并用小橡膠錘敲擊平整,應主要對縫,做到橫平豎直,縫寬一致,及時清移多余水泥漿,最好一次鋪設一間或一個部位,接搓最好留在門口裁口處。5、擦縫待面層鋪貼工作全部完成后,及時清除表面水泥漿,然后白水泥擦縫,最后用棉紗團擦凈。6、養護鋪完面磚后,常溫下48小時放鋸末澆水養護。防滑地磚樓面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