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珊瑚樹擺件拍賣鑒賞
近日舉行的美國波士頓斯納金拍賣會上,一件備受收藏界矚目的乾隆瓷母瓶以247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1億元)的驚人價格被一位來自中國的神秘買家拍走。不到10年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還是一片沉寂,在海外市場上中國買家更沒有掀起任何波瀾。而如今,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呈現出一片空前的繁榮景象,中國買家在全球各地拍賣會上上演的大手筆也頻頻令世界感嘆中國買家的實力。
據歐洲藝術基金會的報告稱,憑借中國境內火爆的藝術品交易以及活躍于全球的中國買家,中國現在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品新興市場。2011年中國市場的井噴令其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藝術品市場。2013年中國以115億歐元的交易額位居世界藝術品市場的第二。
與此同時中國買家也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全球藝術品市場。歐洲藝術基金會的數據顯示,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歐洲市場上,中國人都成為了最大的外來買家。2013年中國買家在歐美藝術品市場上的購買份額分別達到了13%(歐洲)和19%(美國),而歐洲和美國買家在彼此市場上的購買份額也僅有9%和6%。中國買家在全球范圍內的掃貨已使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買家之一。依據2012年的數據,英國、美國、瑞士和中國是在海外購買藝術品數額最大的4個國家。中國在這一年一共從海外進口了價值高達10.4億歐元的藝術品。
但這波海外“淘寶”的大潮也不過是近幾年才興起。數據顯示2002年至2004年中國的藝術品進口額一直徘徊在不到2億歐元的水平,此后除2009和2012年有所下滑外,其余年份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年均增長率達18%。
收藏作為一種投資現已成為中國人繼儲蓄、股市、房地產之后的第四大投資方式。然而中國的股市難獲國人信任,房地產市場的增長也大幅放緩。相比之下,收藏的投資回報率最近幾年都達到20%左右。因此僅僅作為投資而購買的藝術品往往被一賣再賣,比如齊白石的《魚蝦圖》,在截至2012年底的過去10年里已經被拍賣了四次。其價格從2002年的3萬美元,攀升到了79.4萬美元,而后走低至55.2萬美元。
中國藝術品買家的海外搶購熱潮讓人不得不聯想起日本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之前的那股收藏浪潮。80年代,手持大把現金的日本企業家和金融家開始大肆收購西方藝術品。在1987年至1990年購藏風暴高潮期間,日本僅在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行的購買額就占世界藝術品交易市場的30%以上。隨著日本經濟危機的爆發,日本股票、地產市值縮水50%以上,泡沫經濟破滅,大批高價藝術品最終成為銀行抵押品,價值也大打折扣。此后日本陷入了高速發展之后的長期停滯階段。天價西方藝術品隨之成為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前最為浮華的象征。
您好,所謂鑒賞,是指帶有一定評論的欣賞。對藝術品的鑒賞,因人而異,人們對藝術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評判都會有所不同,所以藝術品鑒賞帶有強烈的主觀因素,是根據各人的審美觀、繪畫修養、文學修養而產生的對作品不同的評判。所以,即使是同一幅作品,因為鑒賞角度的不同或是定位的不同,在鑒賞上也會有差異。賞與鑒是兩個概念,賞是對作品高下、優劣、好壞的評定;鑒是鑒定作品的真偽。鑒賞繪畫,似乎簡單,卻也必須注意方法。古人有許多鑒賞的標準和格法,雖然反映地是古代鑒賞家的審美理想,有一定的時代和審美特點,但對我們今天的鑒賞來說,有些還可以引作借鑒、參考。當然,我們今天鑒賞作品,還有著新時代所提出的要求和準則。樹脂擺件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價值不高,因為人類可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