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于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后果然脫險,于是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大約于清朝道光年間,先民由大陸福建省惠安、安溪等縣傳入臺灣的臺北縣、平溪鄉、十分寮地區,即基隆河的上游。據十分寮地區父老前輩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間十分地區鬧過土匪,由于地處山區,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過,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間施放天燈做為信號,告知山上避難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種方式向村民報平安。由于當日由山上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農歷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從此以后,每年的元宵節,十分地區的村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且向鄰村的村民互報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區的村民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孔明燈的意義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所以也叫許愿燈或天燈!民間已有許多地方的風俗在結婚生子的時候都要放燈以求平安!天燈可適用于組織春游聚會、婚慶、生辰、節日、年輕人約會示愛及廣告宣傳等方面。
可在空白出寫上你想說的!!!用水筆在燈面上寫下自己的祝福!
沐浴愛河的你可以寫上自己想說的愛情見證
有目標的你也可以寫上對他想說的→我們交往吧~~~我暗戀你N久了
……
每逢節日、喜慶、生辰,與各自的親密朋友一齊到江邊放飛燈、祝愿,明亮的飛燈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星,心愿飄向遙遠的星空,點點落落,與繁星無分彼此!蒙蒙細雨的時候也能放飛,雨量適當的話,飛燈會一點一點飄起來,另有一番情調。數百個飛燈一齊放飛的壯觀場面,會更讓人一輩子難忘
許愿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當時諸葛亮被困,苦于無奈只能借助風向,設計會漂浮的紙燈進行報信,從而流傳下來,現在許愿燈多以寄托愿望為主
現代人對孔明燈雖耳熟能詳卻又倍感陌生,那海市蜃樓的壯觀景象令人向往!
孔明燈以嶄新的姿態從遠古走來,它看上去簡單無奇,但點燃后便會奇妙地騰空而起,融入千米星空。
夜幕中憑空躍起一顆顆璀璨的明星,當你陶醉在這縷縷星光閃爍景象時,殊不知這一民間技藝已失傳一千七百多年了,至今仍折射出燦爛的光芒。
傳說,天燈具有神奇的靈氣,只要你將心愿寫在天燈上,隨著天燈冉冉升向蒼穹,凝視星空便能實現心中美好的愿望。
人們充滿希冀的稱它為向上天祈福的“愿望之翼”。
隨著現代社會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許多人有著巨大的精神壓力,需要一種全新的心靈慰藉。
燃放天燈,放飛夢想,是一種精神消遣,時尚休閑。
天燈以它獨具的文化,神奇的景觀緩解了人們的種種壓力,成為人們潛在的心里寄托。放飛天燈,祈求吉祥,將心愿上達天庭,成為越來越多現代人的向往。
演變至今成為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風俗。
每逢節日慶典,生日婚慶之時,人們都會點起孔明燈來表達他們的美好心愿。當漆黑的夜空天燈燦爛之時,會給都市的夜空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讓天燈普然大地,照亮未來,光輝燦爛,降幅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