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干線分為室內和室外連接兩種,接地干線安裝方法:外接地干線與支線一般敷設在溝內。室內的接地干線多為明敷,明敷設的接地線大多數敷設在墻壁上,或敷設在母線架和電纜的構架上,臨時接地線柱的安裝,應根據接地干線的敷設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安裝形式。室內接地干線與室外接地干線的連接應使用螺栓連接以便檢測。
接地干線安裝:接地干線(即接地母線)從引下線斷線卡至接地體和連接垂直接地體之間的連接線。接地干線一般使用-40mm×4mm的鍍鋅扁鋼制作。接地干線分為室內和室外連接兩種。室外接地干線與支線一般敷設在溝內。室內的接地干線多為明敷,但部分設備連接支線需經過地面,也可以埋設在混凝土內,具體的安裝方法如下:1室外接地干線敷設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定位放線,挖土。2)將接地干線進行調直、測位、打眼、煨彎,并將斷接卡子及接線端子裝好。然后將扁鋼放入地溝內,扁鋼應保持側放,依次將扁鋼在距接地體頂端大于50mm處與接地體用電焊焊接。焊接時應將扁鋼拉直,將扁鋼彎成弧形(或三角形)與接地鋼管(或角鋼)進行焊接。敷設完畢經隱蔽驗收后,進行回填并壓實。2室內接地干線敷設1)室內接地線是供室內的電氣設備接地使用,多數是明敷設,但也可以埋設在混凝土內。明敷設的接地線大多數敷設在墻壁上,或敷設在母線架和電纜的構架上。2)保護套管埋設:在配合土建墻體及地面施工時,在設計要求的位置上,預埋保護套管或預留出接地干線保護套管孔。護套管為方型套管,其規格應能保正接地干線順利穿入。3)接地支持件固定:按照設計要求的位置進行定位放線,固定支持件無設計要求時距地面250mm~300mm的高度處固定支持件。支持件的間距必須均勻,水平直線部分為0.5m~1.5m,垂直部分1.5m~3m,彎曲部分為0.3m~0.5m。固定支持件的方法有預埋固定鉤或托板法、預留支架洞口后安裝支架法、膨脹螺栓及射釘直接固定接地線法等。4)接地線的敷設:將接地扁鋼事先調直、打眼、煨彎加工后,將扁鋼沿墻吊起,在支持件一端將扁鋼固定住,接地線距墻面間隙應為10mm~15mm,過墻時穿過保護套管,鋼制套管必須與接地線做電氣連通,接地干線在連接處進行焊接,末端預留或連接應符合設計規定。接地干線還應與建筑結構中預留鋼筋連接。5)接地干線經過建筑物的伸縮(或沉降)縫時,如采用焊接固定,應將接地干線在過伸縮(或沉降)縫的一段做成弧形,或用φ12mm圓鋼彎出弧形與扁鋼焊接,也可以在接地線斷開處用50mm2裸銅軟絞線連接。6)為了連接臨時接地線,在接地干線上需安裝一些臨時接地線柱(也稱接地端子),臨時接地線柱的安裝,應根據接地干線的敷設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安裝形式。常采用在接地干線上焊接鍍鋅鑼栓做臨時接地線柱法。7)明敷接地線的表面應涂以用15mm~100mm寬度相等的綠色和黃色相間的條紋。在每個接地導體的全部長度上或只在每個區間或每個可接觸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標志。中性線宜涂淡藍色標志,在接地線引向建筑物的入口處和在檢修用臨時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并標以黑色接地標志。8)室內接地干線與室外接地干線的連接應使用螺栓連接以便檢測,接地干線穿過套管或洞口應用瀝青絲麻或建筑密封膏堵死。9)接地線與管道連接(等電位聯結):接地線和給水管、排水管及其他輸送非可燃體或非爆炸氣體的金屬管道連接時,應在靠近建筑物的進口處焊接。若接地線與管道不能直接焊接時,應用卡箍連接,卡箍的內表面應搪錫。應將管道的連接表面刮拭干凈,安裝完畢后涂瀝青。管道上的水表、法蘭閥門等處應用裸露銅線將其跨接。
室內四周布置40x4鍍鋅扁鋼接地干線,室內所有金屬設備與接地干線相連,之后室內接地網向外與室外接地干線相連;屋頂設置避雷帶(Φ10鍍鋅扁鋼或Φ10圓鋼),避雷帶網格尺寸不大于10mx10m,屋頂四周設Φ10鍍鋅圓鋼引下線,引下距地面0.5m處設斷接卡,方便測量接地電阻,之后與室外接地干線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