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綠化景觀設計方案
按照城市防洪工程建設啟動會議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我市創建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的步伐,堅持“回歸自然”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相結合,從生態、經濟、人文、社會效應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多方面考慮,打造出體現林都特色的精品河道景觀,為此,河道 9 處灘地進行了綠化景觀設計。
一、設計方案項目概況
此次規劃的河段,在市區范圍內自西向東呈“ S ”形蜿蜒貫穿中心城區,總長度約 14 公里,是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兼有都市景觀和自然風光的生態型景觀軸,同時具有豐富的風景旅游資源。本次規劃以河道灘地景觀設計為重點,此處河段共有大小灘地 9 處,設計完成后,形成一條自然環境與現代生活和諧統一的生態景觀綠化帶。
二、綠化景觀設計的依據
1 、《河道景觀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2 、規劃局提供河道平面設計圖紙;
3 、水務局提供《**市大橋河道整治工程平面布置圖》;
4 、沿河景觀設計的相關規范。
三、綠化景觀設計的目標
沿河綠化景觀規劃設計以改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服務市**廣大游客為目標,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 、美化城市沿河景觀、提高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環境,使城區沿河兩岸綠帶成蔭,達到全面提升城市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效果。
2 、優化自然河道功能與空間布局,以滿足防洪、觀光、旅游、經濟發展的需要,體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充分發掘景觀資源
本項目位于林科院內的西側,小河道長1429米,貫穿整個林科院,小河道邊上大都是科研用地,其中有一段處在銀林山莊內。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境的忽略,在無意之間對小河道造成了污染,小河道的水質令人擔憂,小河道邊上的環境也受到了威脅。凸岸淤積嚴重,河岸雜草叢生,對周邊生活和工作的人們有一定的影響。
本著凈化水、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為中旨的設計理念,運用現代的景觀設計手法,使整個小河道的水質得到改善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系列絢麗多姿的動態和靜態的濱水和富有意境的植物景觀及色彩清雅且造型精致的花廊,使整個河道富有整體感的同時更具獨特風韻。
在整個景觀結構上采用規整式和自然式設計相結合,空間采用合理布局、劃分景觀功能空間、鋪設園路,配置花草樹木,設置親水平臺等各種景觀和休憩設施,以供人們游覽、休憩。
三個景觀功能分區根據功能的不同明確體現了作用的分支點:辦公樓前入口濱水區、花會所入口濱水區、濕地凈化景觀區、林化基地花園景觀區。 一、辦公樓前入口濱水區
有辦公樓作為配景的前提下,入口濱水區是供職工休閑的空間,因此在設計上更注重和諧的氛圍。一條直線型的道路將空間和辦公樓隔開,成為一個獨立的空間,在處理上鋪設現代感較強的弧形線條硬質鋪裝,鋪裝的花紋采用葉片的鋪設,響應林科院的研究領域。寬闊的休閑廣場上屹立著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和花壇結合在一起。弧形的花架與富有熱情的花壇相互融合橫掛在親水平臺之上,形成一組自然樸實的園林小品。 二、花卉所入口濱水區
該區作為觀賞植物、凈化水質和休憩的空間,植物設計與周圍環境有著協調的作用,如水生植物在凈化水質的同時供人們觀賞,襯托親水木平臺和木亭子,親水木平臺和木亭子是休憩的空間。 三、濕地凈化景觀區
該區作為凈化水質的重點,在植物的品種和種植上都有嚴格的要求,在設計上選用了香蒲、馬蹄蓮、水菖蒲、旱傘草、水蔥、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大大增加小河道水流的多樣性和小河道生物多樣性,為小河道的生態功能的恢復提供很好的物質基礎。
四、林化基地花園景觀區
作為林化基地的花園,在植物設計上采用高低錯落、嚴整而虛實有序的形體結構來充分表現園林景觀造景手法。可以通過樹影、聲響、葉色等專遞風、月、云、日、氣、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豐富而獨特的形體語言作為空間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不能比擬的魅力。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慮了該地土壤的特點、結合小河道,利用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節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時形成穩定、自然的生態植物群落,使整個園區采用充滿地方特色。
傳統河道景觀設計規劃的綠地和公共建設配套設施用地,通常是濱水規定洪水位以上的區域。而在現代化的規劃設計時注重保護和構造濱水地帶的生態環境,避免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和不合理的利用。
1.合理利用地形
在進行河道的規劃與設計時,首先要求工程師對河流的上下游情況做到充分了解。一些河流附近散落的局部低洼,要在盡可能保持原狀的基礎上塑造生動的景觀,并與河流連通起來。其次,設計水體的岸線要以平滑流暢的曲線代替僵硬筆直的直線,來體現流水的順暢柔美。駁岸和池底要盡可能保持天然狀況,并要與地下水連通,這樣能使清潔和更新水體的費用大大減少。最后,可以用卵石和原木加藤本植物來穩固沖刷較強的區域。如果是拋石駁岸,在選擇石塊時應選用帶棱角的,并依據風浪的沖擊力來決定其大小;或是用碎石打底,上面再鋪以大石塊加固;或者先在河底設置鋼筋框,再填充上比網孔大的石塊。總之,要避免過多的使用鋼筋混凝土和漿砌塊石等不環保的材料。
2.河道護岸形式
在設計城市濱水景觀的普通護岸時,要使其外表樸實自然,這樣能很好的和周圍環境相融合。在構思護岸的平面形狀時,要將舒緩怡人作為出發點,避免小尺寸和小圓弧式的變化,以免破壞河川的美觀;也不要為了追求視覺的變化而在護岸平面形狀中使用不必要的曲線。
在平面形狀的變化上,應該采用大單位空間變化為主細微變化為輔的方式,通過處理局部水體使水流形態發生變化,或者培植水生植物和魚蝦等小動物的方式,使景觀變化自然得體。
3.景觀節點和景區的設置
城市河流通常都不會太短,如果做成同一種主題風格,就會很容易讓人產生千篇一律的審美疲勞,也與設計者的本意大相徑庭,同時也不利于營造濱河主題公園。因此,在場地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將一條河流分割成長短不一的數段,并使每一段的主題風格都不盡相同,可以使自然風格的,可以是彰顯文化氣息的,也可以是反映歷史進展的,用與之相呼應的景觀來營造以達到預定的效果,這樣設置出來的景觀將是人文與自然融合、歷史與現代融合的多層級結合。同時景觀的主題應根據場地條件和環境來靈活設計,如在開闊的場地,其河面景觀就要設計的相應開闊,可以通過設置生態駁岸的方法來達成,比如說在岸坡和附近大片地上上種植綠化植物,建造一些休憩設置以供人們游玩,以自然生態為主的親水走廊必然會得到人們的喜愛。
4.水生植物的選擇
一個完整的水生生態系統,應該包含多種水生動植物。城市河道一般都沒有深潭和緩沖帶,所以水生植物不僅為魚類提供著食物,還為它們提供棲息的場地。同時,還能通過生態循環起到凈化水質、降低水體營養化的作用。從景觀的方面來看,在水中種植各種形態特征和花期不同的水生植物,也符合了人文化水體景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