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龜就品種而言分為大鱷龜和小鱷龜,大鱷龜又名凸背鱷龜,小鱷龜又稱平背鱷龜,小鱷龜分4個亞種。大鱷龜和小鱷龜的主要區別在于其背部盾片突起,隨著年齡的增加,大鱷龜始終顯著,而小鱷龜稚、幼期明顯,成龜期就不那么突出。鱷龜原產于北美等,我國從1996年開始引進,其長相奇特,尾棘尤像鱷魚。以生長速度看,大鱷龜小時候生長緩慢,當生長到250克以后,生長速度加快,在人工控溫條件下,從250克到2500克只要1年的時間,在自然界出現最大的個體達100千克以上。小鱷龜在50克以下生長緩慢,從7g長到50g需要80天左右,在控溫條件下,50克左右的小鱷龜長到2500克或7克左右的稚龜平均長到1500克僅需1年。在自然狀態下,小鱷龜個體能長到23千克以上。大鱷龜和小鱷龜生長速度的差異主要是習性不同造成的,大鱷龜性情懶惰,不善于主動攝食,靠酷似蚯蚓的“舌頭”引誘小魚“上鉤”,小鱷龜能主動攝食,生長速度比大鱷龜自然要快一些,因此國內養殖的小鱷龜比大鱷龜多。
鱷魚龜(鱷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世界最大的淡水龜之一、有淡水動物王者之稱,分為兩大種類,俗稱大鱷與小鱷,大鱷又名真鱷龜(產自北美洲美國東南部),小鱷又名擬鱷龜、有四個亞種,分別是北美,佛州,南美,中美。常見的有北美和佛州,其中佛州因一些人為原因價格較貴。因體型大且攻擊性強,除了短吻鱷較少有天敵。曾由于人類的獵殺失去棲息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成易危物種。后因其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深受國內龜類愛好者青睞。
鱷魚龜:分為大鱷龜和小鱷龜,其中小鱷龜又分為四個亞種,分別為:
北美亞種:Chelydra serpentina serpentina,遍布加拿大南部,美國東部,是分布面積最廣的亞種。外觀特征是背甲相對扁平,前窄后寬,頭頸部,四肢根部的疣粒圓而小,尤其頸背的疣粒與南方的亞種比,只成圓粒狀,不尖銳,下頦的觸須只有一對明顯,且成小圓粒狀,尾背上部的脊鱗多成切尖三角形或梯形,幼時即如此,并非長大后的磨損,脊鱗相對大而少,一般不延伸到尾梢。頭部比例適中,不很寬扁。早年進入我國的幼體幾乎都是黑色背甲,眼后隱約有條黃紋,但近些年有眾多的淡色背甲幼體出現在市場,色澤與早年的佛州幼體類似,不知是因為出自不同的養殖場而親本不同,還是因我國養殖場讓亞種雜交所致。本亞種幼體膽大不畏人,性情活躍,也相對溫順,較耐寒。本亞種的體型也是四亞種中最大的,達48厘米。
佛州亞種:Chelydra serpentina osceola,顧名思義,分布于美國佛羅里達半島與喬治亞州南部。需要說明的是名稱,有些人將其稱為“佛氏小鱷”,是不對的,“佛”是佛羅里達的簡稱,并不是人的姓氏,本亞種是據產地命名,并非依發表者或為紀念某人而用其姓氏命名。據我所知,佛氏一詞應是來源于龜販,他們對產地及命名不了解,起了這么個似是而非的名字。本亞種的特征是,背甲前后等寬,成橢圓形,較高拱,色淡,茶色,淡棕或灰黃,有些有放射紋,頭部比例大,寬而粗,眼位低,近吻端,頭后與頸背的疣粒成尖銳的棘刺狀,下頦的觸須勉強可算兩對,也不都是圓粒狀,中間一對細長而尖,尾背的脊鱗成三角形,多,一直排列到尾梢,但不少成年個體因磨損與褪皮,脊鱗頂部的尖會變圓,與模式亞種(北美亞種)有些相似。我早年所見直接進口于美國的幼體,多為灰棕色,略帶土黃,眼后黃紋幾不可見,只有黃紋邊緣的黑色線紋較清晰。本亞種幼體較膽怯,但成體很兇暴好斗。
喜高溫。
羅氏亞種(中美鱷龜):Chelydra serpentina rossignoni,分布上從墨西哥維拉克魯斯中部向南經危地馬拉直到洪都拉斯和加勒比海沿岸。
羅氏鱷龜,墨西哥鱷龜,中美鱷龜,還分為洪都拉斯產的與墨西哥產的兩個種群,外觀上與佛州亞種很近似,尤其是產于洪都拉斯的。頭后與頸背的疣粒也成尖銳的棘刺狀。背甲從正上方看是長方形(成體)的,下頦的觸須有四條,中間一對長而尖銳,墨西哥產的中間一對甚至成長而扁的片狀。腹甲前葉占腹甲全長百分之四十以上,背甲的第三椎盾最寬大,前后長占背甲長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因未得親見,其它特征就無法詳述了。
南美亞種:Chelydra serpentina acutirostris ,分布上從洪都拉斯北部,尼加拉瓜東部,哥斯達黎加到巴拿馬,沿哥侖比亞,厄瓜多爾的太平洋沿岸,向南,達瓜亞基爾灣。也稱厄瓜多爾鱷龜。整體看上去與北美亞種很象,但下頦的觸須有六條,中間一對較長,頭后與頸背的疣粒與北美亞種一樣是圓粒狀,尾背的脊鱗成明顯的三列,兩側的稍小。四肢根部的疣粒很多。由于此亞種產于中南美,全系野生,獲得不易,動物商也很少經銷,因此,只有美日有零星進口,以滿足少數收集者的嗜好。以下的圖片來自一家日本的商業性網站,從圖片很難找到以上描述中的特征,尤其是六條觸須和三列尾背的脊鱗,只是感覺背甲很圓,頭部有兩條黃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