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名,為纓翅目,薊馬科。危害菠菜、枸杞、菜豆、莧菜、節瓜、冬瓜、西瓜、茄子、番茄等。成蟲和若蟲銼吸瓜類嫩梢、嫩葉、花和幼瓜的汁液,被害嫩葉嫩梢變硬縮小,茸毛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縮短;幼瓜受害后亦硬化,毛變黑,造成落瓜,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茄子受害時,葉脈變黑褐色,發生嚴重時,也影響植株生長。
中文名稱;棕櫚薊馬
英文名稱:
中文別名:瓜薊馬、棕黃薊馬
拉丁學名:Thrips palmi Karny
分布區域:
形態特征:成蟲 體細長,長約1毫米,淡黃色乃至橙黃色,頭近方形,復眼稍凸出,單眼3個,紅色,三角形排列,單眼前鬃1對,位于前單眼之前,單眼間鬃1對,位于單眼三角形連線的外緣,即前單眼的兩側各1根。觸角7節,第l一3節黃色,末端色較濃,第4—7節褐色,但4、5節基部有時帶有黃色。4翅狹長,周緣具長毛。前翅前脈基半部有7根鬃,端半部有3根鬃,前胸盾片后緣角上有2對長鬃。后胸盾片上有1對鐘狀感覺器,盾片上的刻紋為縱向線條紋,不形成網目狀。腹部第8節背片的后緣,雌雄兩性均有發達的櫛齒狀突起(或稱“梳”)。雄蟲腹部第3—7節腹片上各有1個腹腺域(或稱雄性腺域),呈橫條斑狀。
卵 長橢圓形,黃白色,長約0。2毫米,在被害葉上針點狀白色卵痕內,卵孵化后卵痕為黃褐色。
若蟲 黃白色,復眼紅色,初孵幼蟲極微細,體白色,1、2齡若蟲無翅芽和單眼,體色逐漸由白轉黃;3齡若蟲(前蛹)翅芽伸達第3、4腹節;4齡若蟲稱偽蛹,體色金黃,不取食,觸角折于頭背上,胸比腹長,翅芽伸達腹部末端。
為害作物:棕櫚薊馬主要為害節瓜、冬瓜、苦瓜、西瓜、絲瓜、南瓜、甜瓜、茄子、番茄、甜椒等葫蘆科、茄科蔬菜,也為害豆類、菠菜、草莓等多種蔬菜,及錦葵科、薔薇科等多種植物和雜草。
為害癥狀:以成蟲和若蟲唑吸寄主的心葉、嫩芽、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的生長點萎縮變黑,出現叢生現象,葉片受害后在葉脈間留下灰色斑,并可聯成片,葉片上卷,心葉不能展開,形成“貓耳朵”狀,植株矮小,發育不良,或成“無頭苗”,似病毒病,幼瓜初害后出現畸形,毛茸變黑,嚴重時造成落瓜(果),成瓜初害后,瓜皮粗糙有斑痕,極少茸毛,或布滿“銹皮”,或帶有褐色波紋;冬瓜被害,瓜蔓嫩梢由黃變黑,不結瓜,或瓜皮皺縮畸形;絲瓜被害,葉片呈現花葉,瓜條粗細不勻,有的似鼠尾。
分類屬性:屬纓翅目,薊馬科
發病特點:廣東1年發生20~21代,周年繁殖,世代嚴重重疊。多以成蟲在茄科、豆科蔬菜或雜草上、土塊下、土縫中、枯枝落葉間越冬,少數以若蟲越冬。第二年氣溫升至12℃時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廣州4月初在田間發生,7月下旬至9月進入發生為害高峰,秋瓜收獲后成蟲向越冬寄主轉移。
成蟲具遷飛性和喜嫩綠習性,爬行敏捷、善跳,有趨藍色特性,多在節瓜嫩梢或瓜毛叢中取食,部分在葉背為害,以孤雌生殖為主,偶有兩性生殖,卵散產于葉肉組織內及寄主的生長點、嫩葉和幼瓜表皮。每頭雌蟲產卵約50—200粒。卵孵化多在傍晚。初孵若蟲有群集性,工~2齡若蟲在嫩葉上或幼瓜的毛叢中活動取食,2齡末期若蟲有自然落地習性,從土縫中鉆人地下3~5厘米處靜伏后蛻皮成前蛹(3齡若蟲)經數日再蛻皮成偽蛹(4齡若蟲)。當日均溫21.3℃、24.6C和28.3℃時,幼期發育歷期分別為18天、16天和13天。在溫度24攝氏度時,卵期5~6天,1~2齡者蟲期5—6天,前蛹加偽蛹期4~6天。此蟲較耐高溫,在15~32~C條件下均可正常發育,土壤含水量8%~18%最適宜,夏秋兩季發生較嚴重。
流行動態: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 清除田間殘株落葉、雜草,消滅蟲源,春季適期早播、早育苗,采用營養方法育苗,加強水肥管理等栽培技術,促進植株生長,栽培時采用地膜覆蓋,可減少出土成蟲為害和幼蟲落地人土化蛹。
(2)物理防治 懸掛藍板誘殺成蟲,每10米左右掛一塊藍色板,略高于蔬菜10~30厘米,以減少成蟲產卵為害。
(3)藥劑防治 當夏秋瓜苗2~3片葉時開始田間查蟲,當每頂梢有蟲2~3頭時進行防治。藥劑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220~30克對水噴霧、17.5%蚜螨凈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220克對水噴霧,防效均可達90%以上。還可選用50%巴丹可濕性粉劑或10%興棉寶乳油或10%高效滅百可乳油5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