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墻板是用來保護墻面的,它的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影響到墻體的牢固性,所以務必有按部就班,一步步仔細地去完成整個施工過程。木護墻板的安裝流程共分下面幾個步驟進行,每個步驟必須要保證質量,這樣鋪貼墻面才能光彩照人。
一、測量墻面
測量墻面長寬度,根據護墻板尺寸,計算出所需護墻板的整數塊,多余空間用護墻板拼板完成,拼板應分配在端部為宜。
二、踢腳線安裝
將踢腳線掛鉤用膨脹螺絲或鋼釘固定在墻上。掛鉤孔與地面的距離為 7.8cm,每隔 60cm 固定一只鉤,然后將一端已加工成45°角的踢腳線掛到掛鉤上。濕度高的地區,兩根踢腳線結合須留出適當的伸縮縫,特別在放家具的墻角,伸縮縫應考慮多一些。
三、護墻板安裝
將護墻板從左到右插入踢腳線內,起始塊應從墻角開凹槽向墻角。在距護墻板上口1.5cm處(板寬中間)安上膨脹螺釘或鋼釘,注意螺釘不能露出護墻板面。施工中尚遇到電源開關等時,可用鑿子鑿出略小于開關的洞,遇到柱子時可用陽角。在腰線凹槽內涂上專用膠,數分鐘后插到凹凸面,在墻角處必須45°對角。
四、全高型護墻板安裝
先將第一塊護墻板的凸槽鋸掉,用刨子刨平,然后從墻角開始,槽凸出部分每隔60cm安一枚4.9cm(1.5in) 的鋼釘,槽楔相接處無須涂膠。每拼一塊都必須用錘子敲緊,并用尺子校正,最后一塊需在護墻板背面涂上專用膠。
五、頂角線的安裝
頂角線可以通過兩側涂上專用膠,粘到頂角處,再拉開數分鐘,然后再緊緊粘上。
韓式護墻板施工工藝如下:
①彈線、檢查預埋件。根據施工圖上的尺寸,先在墻上畫出水平標高,彈出分擋線。根據線擋在墻上加木橛或預先砌入木磚。木磚(或木橛)位置應符合龍骨分檔尺寸。木磚的間距,橫豎一般不大于400mm,如木磚位置不適用可補設。
②安裝木龍骨。全高型護墻板應根據房間四角和上下龍骨先找平、找直、按面板分塊大小由上到下做好木標筋,然后在空當內根據設計要求釘橫、豎龍骨,先裝直龍骨,再裝橫龍骨。局部型護墻板根據高度和房間大小,做成龍骨架,整片或分片安裝,在龍骨與墻之間鋪一層油氈以防潮氣。龍骨間距:一般橫龍骨間距400mm,豎龍骨間距可放大到450mm。龍骨必須與每塊木磚釘牢,如果沒埋木磚,也可用鋼釘直接把木龍骨釘入水泥砂漿面層上。當木龍骨釘完后,要檢查表面平整與立面垂直,陰陽角用方尺套方,調整龍骨表面偏差處所墊木塊,必須與龍骨釘牢。如需隔音,中間需填隔音輕質材料。
③裝釘面板。如果面板上涂刷清漆顯露木紋時,應挑選相同樹種及顏色、木紋相近似的面板裝在同一房間里。鑲面板時,木紋根部向下、對稱、顏色一致、嵌合嚴密,分格拉縫均勻一致、順直光潔。如果面板上涂刷色漆時可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護墻板面層一般豎向分格拉縫以防翹鼓。面板的固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粘釘結合,做法是先在木龍骨上刷膠黏劑,將面板粘在木龍骨上,然后用射釘槍釘(目的是為了使面板和木龍骨粘貼牢固),待膠黏劑干后,將小釘拔出。護墻板面層的豎向拉縫形式有直拉縫和斜面拉縫兩種,為了美觀起見,豎向拉縫處可鑲釘壓條,目前壓條均采用機器預制成品。如果做全高型護墻板,護墻板縱向需有接頭,接頭最好在窗口上部或窗臺以下,有利于美觀。厚木板作面層或踢腳板時,板的背面應做卸力槽,以免板面彎曲。卸力槽間距不大于 150mm,槽寬10mm,深5—8mm。磨光油漆。護墻板安裝完畢后,就對木墻裙進行打磨、批填膩子、刷底涂、磨光滑、涂刷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