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瘡等癥。雖然竹葉有清熱利尿功效,但不能長(zhǎng)期泡水喝的,必須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你好,竹葉茶具有解渴消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竹葉青茶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黃淡綠,其湯晶瑩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熱解毒、化痰的功效。
藥名:淡竹葉。
漢語拼音:Dàn Zhú Yè
別名:碎骨子、山雞米、金雞米、迷身草。
性味:甘、淡,寒,無毒。
歸經(jīng):入心經(jīng)、腎經(jīng)、胃經(jīng)、小腸經(jīng)。
功能:甘淡滲利、性寒清降、清熱瀉火、除煩、利尿通淋 。
主治:胸中疾熱,咳逆上氣、吐血、熱毒風(fēng)、止消渴、壓丹石毒、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fēng)失音不語、痛頭風(fēng)、止驚悸、瘟疫迷悶、妊婦頭旋倒地、小兒驚癰天吊、喉痹。
用法與用量:6-15克 。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葉的干燥莖葉。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及溝邊陰濕處。
資源分布:主產(chǎn)于長(zhǎng)江流域至南部各省。。
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
炮制:揀去雜質(zhì)及根,切段,曬干。
淡竹葉(拉丁學(xué)名:Lophatherum gracile)為禾本科,淡竹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須根中部可膨大為紡綞形肉質(zhì)塊根,黃白色。葉披針形,圓錐花序;穎果橢圓形。生于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于長(zhǎng)江以南各省區(qū)。
根藥用,有清涼,解熱、利尿及催產(chǎn)之效;主治:胸中疾熱、咳逆上氣、吐血、熱毒風(fēng)、止消渴、壓丹石毒、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fēng)失音不語、痛頭風(fēng)、止驚悸、瘟疫迷悶、殺小蟲、除熱緩脾。又可作牧草。
常用配方
1.淡竹葉治預(yù)防中暑:淡竹葉、大青葉、埔姜葉、金銀花葉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開水藥材淡竹葉泡)當(dāng)茶飲。
2.治發(fā)熱心煩口渴:淡竹葉10-15克,水煎服。
3.治尿血:淡竹葉12克,鮮茅根30克,仙鶴草15克,水煎服。
4.治尿路感染:淡竹葉12-15克,叮咚藤、鳳尾草各30克,或燈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5.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葉、生藕節(jié)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6、治膀胱炎:淡竹葉15克,燈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7.治腎炎:淡竹根及塊根、淡竹葉、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8.治口舌糜爛:鮮淡竹葉30克,車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9.治火熱牙痛、牙齦潰爛:淡竹葉50克,生姜5克,食鹽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藥液頻頻含咽。
10.治熱病口渴、心煩不安、口糜舌瘡:淡竹葉、茅根、金銀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11.治肺炎高熱咳嗽:淡竹葉30克,麥冬15克,水煎,沖蜜服,日2-3次。
12.治小兒發(fā)熱、驚風(fēng):淡竹葉、燈心、麥冬各6克,烏豆15克,竹心20條,柿餅1塊,水煎服。
13.治小兒水痘:淡竹葉、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銀花15克,水煎服。
14.預(yù)防麻疹:淡竹葉12克,夏枯草30克,錢蔥(馬蹄)40-60克,水煎當(dāng)茶飲。
15.竹葉石膏湯(《傷寒論》)治傷寒、溫病、暑病之后,余熱未清,氣精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zé)灒瑲饽嬗麌I,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竹葉6g,石膏50g,半夏9g,麥門冬20g,人參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葉清熱除煩,兼以生津,為君藥。
16.竹葉湯(《外臺(tái)秘要》)治眼赤。淡竹葉10g,黃連4枚,青錢20文,大棗(去皮核)20枚,梔子7枚,車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豬肉。方中淡竹葉配伍諸藥有清熱除煩,利尿之功。
17.單味煎湯,代茶飲,預(yù)防咽喉痛。
竹葉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瘡等癥。
意見建議:雖然竹葉有清熱利尿功效,但不能長(zhǎng)期泡水喝的,必須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你好:清熱解毒和利尿的作用。采回新鮮竹葉,洗凈,用鍋炒或用烤箱烤至變色,就是平時(shí)所說的炒熟了,涼后裝入塑料袋備用,每次取5-8片代替茶葉泡水喝,具清涼、去暑、消炎作用,并且有一種特別的清香,特別適合夏季飲用。如果用生竹葉,腸胃容易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