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作過程
一般而言鐵壺制作過程大概為:(一)、設計及構圖;(二)、木型制作;(三)壺嘴與蓋鈕等種物制作;(四)、鑄型制作;(五)、鑄造及注湯;(六)、取出及脫砂等;(七)、上色、裝上提把。
(一)、設計及構圖
在鐵壺的制作上,首先要決定鐵壺的形狀、紋飾等。大概會先考慮采用傳統卻之不恭與紋飾,還是進行獨創。在構思上,對于整體造形、壺口的大小、壺嘴的形狀、壺蓋的造型、蓋鈕的形狀、模樣以及色彩等,都要加以考慮。思考出來后,再于和紙上按照同比例大小加以繪制。
鐵壺的材質對煮水的口感以及二價鐵的釋放影響有限,鐵壺的鐵壺在手工鑄造過程中,經酸化特殊處理消除鐵中雜質。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詣不同,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日本老鐵壺的鑄造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鐵壺當時采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后,必須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是純手工制作,所以制造出來的壺絕對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帶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來欣賞,亦或是古董來收藏。
鐵壺的制作過程:
1、木型制作
畫出構圖后,會從構圖上切割出斷面圖,再據此作出制作鑄型用的木型。木型大概需要制作三個部份,一個是鐵壺本體上半部部分,一個是本體下半部部分,另一個是壺蓋的部分。過去木型是以原木來制作所以才有此稱呼,實際上目前比較常見的是以1.5毫米的炙手可熱來制作。鐵壺制作時,由于鐵壺內部是空心,在鑄型之中,須放置中子(砂心)。因此有時在制作時,也會一併制作中子的木型。為使鐵壺有一定的厚度,中子木型比較外殼要小一些。
2、壺嘴、蓋鈕等種物制作
種物是指鐵壺壺體以外的其他附屬部分。包含壺嘴、蓋鈕、以及連接提把與壺體的環付。這一些都要另外作出鑄型來制作。在蓋鈕的部分,其造型可能為梅花、菊花、葫蘆、寶珠,有時釜師也會自行創作馬、牛、蝴蝶等。環付的部分,可能是遠山、鬼面等,按照鐵壺的不同,制作出適合的形體。
3、鑄型制作
在制作鑄型時,會先準備與磚頭相同材質所燒制而成的實型,作為鑄型的外部。然后會用細的川砂混合黏土及黏土汁液,置入實型中。在實型中。在實型的中間,放入木型作為刮板,轉刮之后,制作鑄型。轉刮的過程,在日本稱之為【型挽】。在初步轉刮的過程中,會將壺嘴、環付等種物,放置相關的位置。然后較細的砂與黏土混合后,再轉刮。最后再用像絹布一樣的細砂進行最后的整型。
在轉刮結束,砂模尚未完全干燥之際,也要開始進行紋飾的押制作業,以南部鐵器傳統紋飾霰(ARARE)而言,須使用金屬押棒,透過人工一個一個細心地加以押印,一個鐵壺大約須押制兩千個左右。若是其他紋飾,可能會將一開始所繪制的草圖,貼在砂模上,再照圖加以押制。
此外,在此過程時,也會一并制作中子(砂心)。中子的制作,與之前的鑄弄制造法相同,用中子木型,刮轉出制作中子的砂模。一般也會區分上半部與下半部兩個鑄模。砂模燒制后,再將里面塞入砂,并用黏土汁將上半部與下半部黏著,曬干后再取出中子。最后在鑄型干燥后,用炭火加以燒制,完成鑄型的制作。
4、鑄造、注湯
鑄型制作完成后,再將上半部的鑄型與下半部鑄型進行拼組,在其中放置中子,鑄型鐵壺底朝上,整體而言,鑄型是呈現上下,整體而言,鑄型是呈現上下類倒的狀態。中子的底部也是朝上,在其底部與鑄型之間會放入三片小鐵片或金屬,此舉是為防止注湯時,中子浮起。拼組之后,用熔鐵爐加熱到一千四百度至一千五百度使鐵熔化,便可以將熔鐵注入鑄型中,進行注湯工程。
5、取出及脫砂等
等注湯完成的鑄型冷卻后,便可將鑄型打開,取出成品,并進行脫砂之運作。大概是用金屬棒將中子敲碎,再將附著在內側的砂除去便可。在上下鑄型交接處,可能會有突出一些鐵片,再稍微敲打整型或用麿具將其除去。
整形后的鐵壺放在八百~一千度的炭火燒過,此舉主要是為使鐵壺產生酸化皮膜,可防止鐵壺生銹,此技法據傳是南部鐵壺名釜師有坂富右衛門所發明。鐵壺的外側,因為直接接觸炭火,可能會被熏黑,再用金屬刷除去即可。
6、上色、裝上提把
檢查鐵壺是不吸漏水的情形,若無此問題,便可進行著色。將鐵壺放置于約200度的炭火之上,再用漆及濃茶的汁液加以上色。鐵壺的提把,有些是手工制作,須另外請專門的師傅來處理。制作上常見者乃是將一片鐵板,用敲打的方式卷成圓條。制作完后,將提把裝上鐵壺,整個制作過程便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