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年來發掘資料及出土實物,可以知道龍泉窯創始時期較早.五代、北宋初年,它是在吳越官窯的影響下而發展起來的民窯.早期的龍泉青瓷,產品風格一般多受越窯影響,就大窯和金村的出土實物來看,無論在造型或紋飾方面,都與越窯青瓷一脈相承,繼承了越窯的藝術傳統.雖然制作技術還不夠成熟,瓷胎比較厚重,淘練不純,釉層很薄,釉色多青中泛黃,不如秘色越瓷之精美.但是那些腹部刻有直條紋的瓜棱壺、多嘴帶蓋的五管瓶、小底撇口的茶碗以及翻口淺腹盤等,也具備了越瓷的特色.尤其在刻劃紋上,喜歡采用篦紋作為裝飾,這是五代越窯一種流行的藝術手法,在余姚上林湖、上虞窯寺前、黃巖沙埠等五代宋初的窯址中曾普遍出現.那些早期龍泉青瓷,我們可以常常見到碗內刻劃的波浪紋和小團花,壺身上的云紋和蓮瓣紋,盤里的折扇紋和纏枝花卉等紋飾,都喜使用篦紋,巧妙地增加了紋樣變化的效果.它純熟地運用篦狀工具,使之在疏密一致的線條下,產生和諧統一的節奏,極有規律,而又活潑自然,變化豐富,沒有雕琢痕跡.這種篦紋紋飾,早在浙江肖山縣南朝時期的上董窯青瓷中已開始運用,以后五代越窯發揚了上董窯的傳統,早期龍泉窯又繼承了這種裝飾手法,反映了南方青瓷的藝術特色.
早期的龍泉窯主要成就,在于使青瓷向實用方面進一步發展:大量生產普及的日用瓷器,質樸耐用,和廣大人民生活密切結合,以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它的器形種類不多,都是盤、碗、壺、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它為青瓷生產從吳越統治者長期的壟斷和壓榨中解放出來,徹底打破過去所謂“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的局限,使青瓷扎根于群眾之中,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此外,在金村還有一部分受甌窯影響的青瓷,胎骨比較細白,釉淡而透明,近于縹青色.器形和大窯約略相同,紋飾也以刻劃花及篦紋為主.在盤、碗里有些刻著旋轉的風車紋,這種紋飾不見于大窯,它的風格和甌窯比較接近.這又反映了早期龍泉青瓷正處于初創階段,主要繼承浙江原有的制瓷傳統,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事物的發展過程,總是由粗到精,由低級到高級.早期龍泉窯經過一百年左右的生產實踐,到了北宋中期,它已穩步進入制瓷工業的前列,產品質量逐漸提高.特別在大觀、政和(1107—1117)年間,趙佶為了滿足他的窮奢極欲,以定窯白瓷有芒不堪用,命汝州燒造青瓷,接著又在汴京設置官窯,不惜工本為宮廷生產精美的瓷器.這時北方青瓷出現了新局面,不僅官營的汝窯、官窯,掌握了很高的技術水平,即民窯中的耀州窯、臨汝窯,也都取得迅速的發展.這對于龍泉窯青瓷無疑有促進作用,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北方制瓷的經驗,改進工藝技術,增加了新品種,如:膽瓶、直頸瓶、鵝頸瓶、蓋瓶、蓋罐、蓋碗、鼎爐、奩形爐、渣斗、水盂、粉盒、燈盞和雙層暖碗(即俗稱孔明碗)等,都是北宋早期所未見的.這些器物造型穩重大方,渾厚質樸之中又具有南方青瓷秀致的藝術風格.胎質比前堅白,釉汁薄而勻潤,以青、綠為主,灰黃釉相對減少.紋飾仍以刻劃花的魚紋、云紋、蓮瓣紋、蕉葉紋最常見,小團花和直條紋則漸次淘汰.技巧熟練的帶莖葉的蓮花和折枝花卉、纏枝花卉,反映了當時花鳥畫的盛行,對于工藝品的影響很大.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北宋刻紋蓮花盤,盤心刻著僅由三片花瓣構成的含苞怒放的蓮花和一張側面的蓮葉,寥寥幾筆,簡到無可再簡,卻充分表現了主題的的形態特征,極樸素可愛.又如刻花魚紋盤,魚紋順手揮成,巨口細鱗,雙鰭欲動,形神兼備,有較高的藝術概括能力.在金村出土的刻紋蓮花暖碗是龍泉窯這時一種新創的形式,可以從底部注入開水,達到保溫作用,這種巧妙的匠心,是值得贊美的.它的外壁刻劃粗壯的蓮瓣,碗心裝飾了一枝帶莖葉的蓮花,也簡潔挺秀,疏落有致,具有濃厚的民間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