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的啊,木香理氣片可以行氣寬中,化滯通便。用于氣郁不舒,停食停水,胸脅痞悶,脘腹脹滿,惡心嘔吐,倒飽嘈雜,大便秘結。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木香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的啊,不適用于兒童、年老體弱者,主要表現為身倦乏力,氣短嗜臥,動則作喘,消瘦。木香有行氣的作用,性味性溫,味辛、苦。功能主治疏肝理氣,健胃止痛。用于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支氣管炎。木香的功效與作用,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有皺紋、縱溝及側根痕,有的可見網狀紋。質硬,難折斷,斷面較平坦,棕色至暗棕色,散有棕色點狀的油室,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老根中央多枯朽。
藥理作用
1.抗菌:水煎劑在試管對副傷寒桿菌甲有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則無。對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但對新型隱球菌則無明顯抑制,體外試驗對陰道毛滴蟲亦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2.降壓:降壓作用最強的是去內酯油及l2- Methoxy-dihydrocostundide,主要是外周血管擴張及心臟抑制所致。云木香生物堿部分對組織胺及腎上腺素引起的兔耳血管收縮則無拮抗,對骨骼肌(大鼠膈肌)也無作用。對貓、兔的血壓和呼吸作用很小。云木香根油中分離出來的某些內酯及去內酯油亦有擴張支氣管和降低血壓的作用。還有輕微利尿作用。
3.解痙:本品生物堿部分對組織胺引起的豚鼠支氣管小腸平滑肌的痙攣有明顯的解痙作用,內酯及去內酯亦有解除平滑肌痙攣作用,解痙作用同屬向肌性,類似罌粟堿而較強,作用最強的是去內酯油及二氫脫氫木香內酯。對組織胺及乙酰膽堿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攣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可用于支氣管哮喘。
性味歸經
【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肺、肝、脾、胃四經。
功效主治
1.行氣止痛,且又擅長于調中宣滯,適用于脘腹氣滯脹痛等證。
2.溫中和胃, 如《本草綱目》曰:"木香乃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臨床多用于脾胃氣虛,運化無力所致的嘔吐、腹瀉等證。
3.利尿通淋, 《神農本草經》日木香:"主邪氣,辟毒疫,主淋露。"木香味辛性溫、辛散行氣,性溫可通,有理氣通淋之功。用于氣淋之證最宜。氣滯淋證多由濕熱內阻,氣滯不通所致,小便澀滯,臍下脹滿疼痛特甚,舌苔薄白,脈象沉弦,治用木香理氣通淋,氣行滯消,小便自通。
4.辟毒消惡,如《神農本草經》曰:"木香,辟毒疫。"《本草經集注》曰: "消惡氣。"治瘴氣,如感受山嵐霧露濕熱郁蒸之毒氣后,表現寒熱交作,神志昏迷,或聲音啞,治用木香有御瘴霧,消惡氣之效。《本草從新》曰:"木香殺鬼物,循瘴霧,去腋臭。"
5.消癖化癓, 《藥物論》曰:"木香消痃癖瘕塊,脹瘴.逐諸壅氣上沖煩悶。"癓多由七情內損,飲食不節,內傷生冷,寒凝氣結,氣滯血澀;氣機失宣,氣聚不散而為氣瘕,癥見:胸脅或臍腹氣聚成塊,脹急疼痛,或大或小,或左或右,或防于飲食,或得暖氣矢氣則舒,舌苔薄白,脈象沉弦。治用木香行氣消瘕,如《景岳全書.瘕瘕類》曰:"行氣之法,大有權宜。如氣實則壅滯,宜破而行之,氣閉則留蓄,宜利而行之;熱則干涸,宜寒而行之,氣寒則凝結,宜溫而行之,此散氣治瘕之在法也。"
6.鑒別應用:①木香,味辛氣香,散滯力強。用于腸胃氣滯,腹滿脹痛。煨木香,減揮發油,緩辛散力,醒稗止瀉作用增強。用于陰虛氣弱之脘腹脹痛,大便溏薄,泄瀉腹痛。②木香與香附味皆苦辛,均有行氣止痛之功。但木香專行胃腸結氣,兼能消食,主治脘腹脹滿,瀉痢;香附則能疏散肝胃氣滯,尤長于疏肝解郁,調經止痛,主治情志抑郁,脘脅脹痛,月經不調諸癥。
煨木香對腸道的作用:木香水提液、揮發油和總生物堿對小鼠離體小腸先有輕度興奮作用,隨后緊張性與節律性明顯降低。對乙酰膽堿、組胺與氯化鋇所致腸肌痙攣有對抗作用。小劑量煎劑對離體小腸的作用無一定規律性,大劑量則呈抑制作用。揮發油亦可抑制離體兔小腸運動,使其節律變慢,收縮不規則。去內酯揮發油、總內酯以及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揮發油與二氫木香內酯作用較強。
對心血管的作用:低濃度的木香揮發油及從揮發油中分離出的各種內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與兔離體心臟的活動,對離體蛙心也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