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加氣塊施工工藝
(l) 工藝采用計算機控制原材料和配料系統。 根據工藝要求, 確定每模合理的生產周期號配料系統用計算機控制, 也可以轉換為人工操作。
(2) 定點澆注, 縱向三列預養。該廠采用縱向模具行進。干熱靜停室內并列布置三條軌道, 每列軌道可同時停放5個模具, 整個預養室同時停放15個模具在保證坯體預養時間的情況下, 不影響澆注的連續性。
(3) 液壓轉盤轉向, 雙速同步升降行車。生產車間 采用 "L" 形布置, 須將縱向行進的模車轉向900以后方能進行坯體切割。為此, 在干熱靜停室出口設置模車轉向轉盤。
坯體切割前須經負壓吸盤吊運。為提高吸盤在起降及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 盡量減少坯體所受的損傷, 工藝上采用了雙速同步升降行車以提高負壓吸盤運動的穩定性。
(4) 真空負壓運送坯體, 機械切割。
(5) 高壓蒸養。粉煤加氣混凝士最佳蒸壓養護壓力為 1.2MPa 。
(6) 采用l.2m × 3.9m模具, 坯體蒸壓養護采用φ2m × 21m 蒸壓釜。
普通加氣塊施工工藝:
(1)砌筑前,按墻段實量尺寸和切塊尺寸進行排列擺塊,不足整塊的可用電動切割機切成所需尺寸,但不得小于切塊的1/3,采用滿鋪滿擠法砌筑,上下皮錯縫搭砌,加氣塊搭接長度為加氣塊長度的1/3,且不小于150mm,加氣塊底部砌筑四皮普通粘土磚;
(2)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厚度為8~12mm,最大不得超過15mm,豎直灰縫最大不超過20mm,豎直灰縫內外用臨時夾板夾住后灌縫,若出現大于30mm的垂直灰縫,應用C20細石混凝土灌實;
(3)鋪砂漿:將攪拌好的砂漿運至砌筑地點,在砌筑部位前用灰勺進行分塊鋪灰,鋪灰長度不超過150cm;
(4)墻體轉角和縱橫墻體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相互咬砌搭接,砌體砌至門窗洞口邊非整塊時,可用同品種的加氣塊加工切割成需要的規格,不得用其它加氣塊混砌;
(5)加氣塊的就位與校正:加氣塊就位應先遠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內,從轉角處或定位處開始,吊一皮校正一皮,使加氣塊底面水平下落,就位時嚴格控制好下落位置,緩慢下落,拉線控制砌體標高和表面平整度,用托線板掛直校正為止;
(6)內外墻體同時砌筑,每天砌筑高度不超過1.8m;
(7)砌到接近上層梁、板底部時,待砌體沉實7天后,用燒結粘土磚斜砌擠緊,斜度為75°,砂漿飽滿密實;
(8)墻體拉結筋設置:本工程墻體拉結筋采用錨固植筋法,該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按設計要求,從墻底部四皮粘土磚頂部開始,采用2φ6.5鋼筋沿框架墻柱全高每隔31cm設置,水平方向沿墻全長貫通,具體做法見附圖(1);
(9)墻長大于5m時,墻頂與梁底設ф8@1000的拉筋;
(10)門窗洞口過梁兩端各伸入支座砌體內的長度≥墻厚且≥240,座漿飽滿;
(11)墻長超過層高2倍時,設構造柱;
(12)墻高超過4m時,墻體半高度設置與柱(墻)連接且沿墻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連系梁; (13)砂漿試塊的取樣和留置:在監理旁站下,每一樓層不超過250m3砌體留置1組標準養護試塊;
普通加氣塊施工工藝宜用蒸壓灰砂磚在其根部砌筑高度不小于0.2m的墻墊。3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不得使用在下列部位:
1 建筑物±0.000以下(地下室的室內填充墻除外)部位;
2 長期浸水或經常干濕交替的部位;
3 受化學侵蝕的環境,如強酸、強堿或高濃度二氧化碳等的環境;
4 砌體表面經常處于80℃以上的高溫環境;
5 屋面女兒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