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佛看家里條件,有單獨的空間最好,沒有也可供于書房或電腦房,注意整潔,作到恭敬即可。
2、若供佛,水一杯即可,香花水果之類,隨自己意,多少不限,以莊嚴不零亂為佳,重在于心。如供水可每天換,其他則隨自己意。花不影響莊嚴即可,果適可即取下食用 ,香隨意,續不續無妨,可每天固定時間上香。
3、禮佛衣著盡量整潔,天熱之特殊時節適當注意即可。
4、念珠隨便用,沒有忌諱,為記數方便之用。數量多少不定,有些不滿實際數的也有。這些不重要,重在于用它來念佛。
5、佛像前誦什么經都可以,不過如選擇了凈土法門,則盡量專一固定為好,所謂一門深入,一向專修。
6、早晚課是提醒自己每天不忘修持佛法,如學凈土法門,早晚課都可專一念佛,多則加一卷《阿彌陀經》。
7、經書文字除特殊咒語、專業用語和一些人名外,大多與世間讀音相同,有佛教常用經典字典,可就近尋找。
1,如果住處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與同事、同學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棟房子,當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時課誦之際,暫以佛經代表佛像,置於相當的位置,不必設置香爐、燭臺,也不必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以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當然可以設置共同的佛壇或佛堂,如果僅是自己一人虔誠學佛,則不可由於表現特殊,強設佛壇,而招惹大眾的怨憤。(圣嚴法師語)
2,佛像背後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了然。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臥床。擺放依空間的大小以及佛桌到天花板的高度來衡量〈以不頂到天花板為原則〉,供奉佛菩薩圣像宜簡單莊嚴,不論是坐像、立像、臥像皆可,可依各人的喜好相契來選擇。切忌紛然雜供,有失莊嚴。(圣嚴法師語)
3,如果家中原供有關公、媽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時,不可由於信佛、學佛而把他們立即廢除,應該逐步進行。先將佛菩薩圣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兩旁,不必另設香案、燭臺。因為一切善神、祖先都會護持三寶且親近三寶,供設佛菩薩圣像之後,他們也能成為三寶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遷移佛壇和佛堂之時,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視為古物而予以保藏。(圣嚴法師語)
4,家庭祖宗牌位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則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處,改以較佛壇為小的祖壇,單獨供奉。
5,家庭供奉佛菩薩圣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佛代表萬佛,以—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任擇其一即可。如果巳經有了佛與菩薩的圣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圣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校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寶所成,則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來襯托出佛像的偉大。(圣嚴法師語)
6,佛像的安放主要根據所修的法門來定。以莊嚴、清凈為總圓則。方向一般為坐北朝南。
藏教常見的分層安置法是:
(1)、兩層:上層中間為佛像,左為大乘經典,右為塔,以此代表佛的身、口、意。下層為各種供品。
(2)、三層;上層同上,中層安置曼扎供或菩薩像或護法,下層同上。
(3)、五層:上層安置佛像為法師與本尊,第二層安置佛部佛像,第三層安置菩薩像,第四層安置護法,第五層各種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