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是篆刻,先買好工具(青田石或壽山石,刻刀,磨砂紙),先把要刻的那面用磨砂紙磨一磨把蠟?zāi)サ簦环N方法是直接用勾線筆在印面上寫反字,另一種方法是在宣紙上寫好適合印面大小的正字,干了以后把寫字的那一面蒙到印面上,弄平,然后用干凈的毛筆蘸一點點水在蒙在印面上的宣紙上,把它潤濕,反復(fù)用指腹或指甲按壓,再把宣紙輕輕拿開,字就印上去了,刻的方法可以去圖書館參考關(guān)于篆刻的書,有陰刻和陽刻之分,要去掉剛刻的字,先用刻刀吧不需要的地方鏟掉,再在磨砂紙上磨平(磨砂紙最好墊在很平很硬的東西上)
第一步
選擇適合大小的橡皮
量出橡皮的大小
第二步
上網(wǎng)找到自己喜歡的圖案
這里推薦一個堆糖里的網(wǎng)頁 雖然不多 但是起初開始 這些夠你選一陣子了
或者自己畫一個也行,自己畫得畫就在硫酸紙上先畫出橡皮的大小,然后再在里頭畫圖案
第三步
利用繪圖軟件 PS 或者AI 都行,里頭的方框工具可以直接設(shè)置大小
先畫出橡皮大小的形狀
再將圖案伸縮到形狀內(nèi)
然后打印!
第四步
用鉛筆在硫酸紙上描圖案 可以描多幾次
然后印在橡皮上 再用水筆把橡皮上的圖案描多一次,把邊描粗一些。剛開始刻,可以把小的部分改畫大一些,這樣刻的時候會簡單一些.起初會覺得自己描的刻的到最后印出來的都和原圖案有些差別,但是后覺得這樣反而會讓自己看到不一樣的效果,所以就沒太在意像不像了。
第五步
開始刻圖!
可以直接時候木刻刀,但是如果木刻刀沒有那么多型號的刻頭,可以直接使用雕刻刀,宜童比較喜歡用最小號的刻頭,但這里就教大家用雕刻刀。
小心的先將邊緣割,記得割得時候,雕刻刀要斜著,不需要刻太深。
第六步
可以先試著印一個
有哪里不滿意就重復(fù)第五步
之前看到一些教程都會把圖案以外的橡皮都切掉,但是還是那句話,資本主義的橡皮貴,我不舍得切掉,就用木刻刀推些線條什么的,這樣還可以給圖案來個背景什么的。
第七步 (給完美主義者、持家的人的強(qiáng)烈推薦)
就是所說的獨家秘密絕招
宜童是個手工狂,各種沾邊的與手工有關(guān)的都會試試,開始的時候就會買很多材料,但后來都發(fā)現(xiàn)這些材料都閑置著,但都很放心的覺得,總有一天會排上用場。
因為橡皮切得很薄,所以印的時候總是碰倒印泥把手弄臟,所以老想著給刻章加點厚度。于是曾經(jīng)被我冷落的泥陶,終于重見天日了,它要壯烈的成為橡皮的陪襯,就是當(dāng)橡皮的柄。
這就是宜童為什么會在第一步里提到泥陶了。
將泥陶放在橡皮上捏成自己容易拿的形狀,有裂縫的地方就噴點水,用手指抹到平了為止。然后等干了就可以用膠水把泥陶和橡皮擦粘在一起了。不推薦用502,雖然沒試過,但是總覺得它會把橡皮燒掉。比較推薦模型用膠水或者是玻璃膠(但是溫度稍微低點得時候在涂上去),這兩種膠(水)粘得比較牢。
如果想為自己的每塊印章都做個手柄,泥陶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個手柄,手指就不會被弄臟,還可以把橡皮切薄點,再刻多一枚其他圖案的印章。如果你是泥陶達(dá)人,還可以把泥陶捏成圖案的形狀。如果你是土豪,就不用把橡皮切那么薄了。
最后,如果想更完美就給泥陶上個顏色,宜童還玩可卸光療甲,會用光療甲的封膠涂在泥陶還有泥陶和橡皮的接觸邊緣,這樣讓泥陶和橡皮粘得更牢固,還可以給泥陶加點光澤而且不容易掉色。
有毛筆畫好字稿,翻到印章坯上,然后用普通刻刀刻制就行了,有陰文和陽文之分,刀法有沖刀,切刀等的區(qū)分,這個說起簡單,但重要的和自己多寫多刻多多練習(xí),有時自己會找到竅門的,這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也不是一日之功可做到的,希望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