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的栽培效益與栽培品種、栽培模式、營銷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都說畝產(chǎn)量,鮮果大約在1000斤左右。
棗是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棗樹,也是棗樹的成熟果實。在中國各地都有栽培。花小多蜜,是一種蜜源植物。果實棗,長圓形,未成熟時綠色,成熟后褐紅色。可鮮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餞果脯等。營養(yǎng)豐富,棗的品種繁多,大小不一,果皮和種仁藥用,果皮能健脾,種仁能鎮(zhèn)靜安神;果肉可提取維生素C及釀酒;核殼可制活性炭。
落葉小喬木,稀灌木,高達10余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長枝,短枝和無芽小枝(即新枝)比長枝光滑,紫紅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個托葉刺,長刺可達3厘米,粗直,短刺下彎,長4-6毫米;短枝短粗,矩狀,自老枝發(fā)出;當年生小枝綠色,下垂,單生或2-7個簇生于短枝上。葉紙質(zhì),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3-7厘米,寬1.5-4厘米,頂端鈍或圓形,稀銳尖,具小尖頭,基部稍不對稱,近圓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僅沿脈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脈;葉柄長1-6毫米,或在長枝上的可達1厘米,無毛或有疏微毛;托葉刺纖細,后期常脫落。花黃綠色,兩性,5基數(shù),無毛,具短總花梗,單生或2-8個密集成腋生聚傘花序;花梗長2-3毫米;萼片卵狀三角形;花瓣倒卵圓形,基部有爪,與雄蕊等長;花盤厚,肉質(zhì),圓形,5裂;子房下部藏于花盤內(nèi),與花盤合生,2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2半裂。核果矩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厘米,直徑1.5-2厘米,成熟時紅色,后變紅紫色,中果皮肉質(zhì),厚,味甜,核頂端銳尖,基部銳尖或鈍,2室,具1或2種子,果梗長2-5毫米;種子扁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8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喜光,適應性強,喜干冷氣候,也耐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瘠薄,也耐低濕。
生長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qū)、丘陵或平原。棗樹長著小刺,四月里長葉,五月開白帶青的花,各處都有栽種。
棗樹畝產(chǎn)量800斤,棗樹暖溫帶陽性樹種。喜光,好干燥氣候。耐寒,耐熱,又耐旱澇。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沼澤地和重堿性土外,平原、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對酸堿度的適應范圍在pH5.5-8.5之間,以肥沃的微堿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根系發(fā)達,萌蘗力強。耐煙熏。不耐水霧。
棗樹畝產(chǎn)量有800斤左右。棗樹 ,鼠李科,棗屬棗樹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樹冠卵形。樹皮灰褐色,條裂。枝有長枝、短枝與脫落性小枝之分。長枝紅褐色,呈“之”字形彎曲,光滑,有托葉刺或不明顯;短枝在二年生以上的長枝上互生;脫落性小枝較纖細,無芽,簇生于短枝上,秋后與葉俱落。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尖,邊緣有細鋸齒,基生三出脈,葉面有光澤,兩面無毛。5~6月開花,聚傘花序腋生,花小,黃綠色。核果卵形至長圓形,8~9月果熟,熟時暗紅色。果核堅硬,兩端尖。 棗比較抗旱,需水不多,適合生長在貧瘠的土壤,樹生長慢,所以木材堅硬細致,不易變形,適合制作雕刻品。棗木搟面杖是質(zhì)量最好的搟面杖。
棗樹的栽培效益與栽培品種、栽培模式、營銷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都說畝產(chǎn)量,鮮果大約在1000斤左右,鮮果銷售價格在3—5元,好的甚至可達10塊一斤,畝效益在3000以上是可以保證的,但必須在技術上有把握實現(xiàn)豐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