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環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家羅伯特·索馬說過:“人離開環境,便無行為可言。”可見“環境”,對幼兒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幼兒的大部分學習活動,是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進行,是一種有組織、有指導的環境教育。而幼兒園活動室和周圍環境的墻面布置,作為促進幼兒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環境”,常常被認為是幼兒園的隱形課程 ,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好的學校連墻壁也能說話。” 環境是一種隱性教育,也是幼兒園物質文化的載體。走進一所好的幼兒園,人們會被里面濃濃的育人氛圍所感染。幼兒園環境除了應做到綠化、美化、凈化外,還有“童趣化”。從景點的布置到墻飾、家長園地等的設計,都要體現以幼兒為本的思想,使用孩子們喜歡的圖案、色彩、造型,讓他們置身在一個新鮮、有趣的氛圍之中。許多幼兒園都用鏡框將幼兒的繪畫、書法作品鑲嵌起來,以此裝飾活動室走廊,吸引幼兒駐足欣賞。有的幼兒園科學規劃學校的邊邊角角,添置了以“快樂”、“有趣”為特征的運動器材,讓幼兒園成為孩子最樂意呆的地方。
《幼兒園墻飾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這一重要原則。幼兒園是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場所和環境,其中一切都是為幼兒的教育活動而準備的,所以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應把有利于幼兒的參與放在首位。在環境創設中重要的便是墻面的布置。但當前幼兒園的墻面布置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童話故事內容多,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少。
二、形式化的內容多、聯系教育(教材)的內容少。
三、舊的傳統內容多、反映時代特征的內容少。
四,孤立形式內容多,情節形式內容少。
五、教師設置的內容多,幼兒參與設置內容少。
六、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現象普遍存在。
七、墻飾布置的形式比較單調。
八、墻飾的位置普遍偏高。也至于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創作大型壁畫,美觀而華麗,而對幼兒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幼兒園墻面布置也漸漸成為幼兒園工作的熱點。所以說,幼兒園墻面布置,絕不是裝飾品,也不僅僅是硬件設備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賴、相互包容、相互影響,它們兩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因此幼兒園墻面布置對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它不僅具有裝飾、美化幼兒園的作用,而且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以及思維、想象能力等。是對幼兒施以教育的有效途徑。我認為幼兒園的墻面布置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幼兒園的墻面布置應具有教育的功能性
大多數幼兒園不是根據各年齡班幼兒的年齡特征與教育(教材)的內容需要來考慮,進行科學的有目的的選擇布置,而是本著裝飾、美化的需要,根據墻壁的寬窄,自己的興趣以及手頭現有的材料來確定。室內室外的墻壁上,盡管五彩繽紛,但是,大部分內容卻流于形式,只具有外在的觀賞價值,缺乏墻飾所具有的教育性。而教師的墻面布置要能促進幼兒的發展,要能配合各種保教活動的展開。如:中班在進行“馬路上的車“這個主題活動時,可讓孩子一起設想布置什么樣的墻飾才能體現斑馬線、指揮臺。甚至有的孩子設計出空中環形車道,并把自己設計的蘋果車、葵花車、環保車等放在環形車道上行駛。又如在布置“美麗的祖國”墻飾時,還可以讓幼兒收集有關風景圖、照片等資料,來一起豐富墻飾的內容。總之,教師在設計的整個過程中,盡可能運用墻飾所具有的教育性,使幼兒感到最大的滿足。
二、幼兒園的墻面布置應具有藝術性
墻面布置是幼兒獲得藝術經驗的有力手段和方法,必須精心布置和以美學觀點來挑選和組織墻面,并能針對幼兒年齡特點,使其具有鮮明性、生動性、感受性和多變性。如:大班欣賞籽散文詩《落葉》后,讓幼兒想象樹葉還會落到什么地方,小動物撿到樹時后會怎么樣。每個孩子都充分發揮想象:小螞蟻坐在樹葉上走親戚,小鳥把樹葉當作帽子,小花貓把樹葉當扇子……然后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布置在墻上。孩子們可高興了,一起認真講討論和制作。活動中既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也提高了他們對繪畫的認識,在布置墻飾時應該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機會,根據他們水平的差異布置不同的內容。在藝術欣賞中進行藝術創造。對于每一個教育主題的環境布置,我們除了用它豐富的主題內容來教育幼兒外,也努力營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藝術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圍來感染幼兒。
三、幼兒園的墻面布置應具有潛在性
教師環境的墻面布置還應激發幼兒發問、思考的欲望,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蘊含在畫面之中,使墻面布置形成一種“潛在學習的氣氛”,使孩子們百看不厭,而且能不斷產生觀念和問題,充分發揮藝術作品的“暗示”作用。幼兒對于通過操作能夠產生變化的處于“半完成”狀態的墻飾更感興趣。所以教師要給幼兒創作留有余地。如幼兒一起創作“春天”時,開學初可只布置幾個小朋友和一棵光禿禿和大樹,隨天氣轉暖,逐漸增添內容。先觀察小草、柳樹發芽,讓幼兒動手繪制嫩綠的小草、柳枝,剪貼上墻;然后引導幼兒觀察小草、柳葉變化,顏色怎樣從嫩綠變翠綠,繼續繪畫、剪貼;再引導幼兒觀察花蕾、花朵,動手繪畫或剪貼花兒,豐富完善畫面。這幅墻飾是幼兒通過各種感觀去觀察春天,逐步學習認識春天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幼兒一直保持積極的狀
注意事項:
1.盡量避免邊角楞的出現
2.電線的走線最好是內線,若是外線沿隱蔽的墻角
3.電源插座高于1.5米且遠離幼兒活動區
4.室內水龍頭出水口于1米處
5.幼兒活動區盡量寬敞且光線充足,通風好
6.顏色上以藍黃為主色調
7.安全設施到位
8.地板的選擇要有益幼兒,不滑不毛不燥不翹
9.墻面漆要無氣味,若有可提前熏除
10.門窗盡量采用簡單實用且有視窗的
也許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