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10-17
如今進入新材料的時代,新房子的裝修,布置家居都以合成板、壓合板等新型材料替代傳統的木質材料制作,這樣的好處就是造價更便宜、制造工藝更加簡單、高效。所以無可厚非,這種新型的材料制作的家居迅速被推廣和普及起來,逐漸被大家所青睞和接受。不過這并不代表傳統的方式就被淘汰,被丟棄。和之前相比,傳統古家具反而變得更加稀有珍貴。也驗證那句話,那就是古典美,和古家具一樣,永遠不會褪色,越久越美,下面讓我們一探究竟,從古家具的制作過程中挖掘它的魅力。
選材技巧
如選擇用于面板的木料,不僅要考慮花紋是否美麗,兩扇門的花紋是否對稱,拼成大板后能否保證幾塊木塊的紋理走向是否一致(便于刮刨找細)等問題。又如,選用來做邊框的兩條大邊材和兩條抹頭,在榫接后的四個角,其紋理走向當是順碴的(順、逆時針方向均可),但一定要避免戧碴,否則會在刮刨找平時出現大麻煩。
制造仿古家具的開榫鑿眼階段
先在木料上畫線,決定鋸割鑿垠的位置。因木工活尺寸大了,可以改小;尺寸小了,則無法增大。用鋸拉榫時,要特別注意合理放線(術語叫“吃線”、“讓線”,二者含義不同,用于不同的部位),以此保證榫口和卯口和卯眼有修整、校正的余料。事實上榫口和卯眼要經過多次細心的修正(術語叫“研口”或“嚴口”),才能做到榫口和卯眼的連接是滑配合,裝配后的木料是相互垂直的,榫口連接處是嚴絲合縫的。
制造仿古家具的試組裝階段
行業術語叫“認榫”,即將開好榫眼的部件木料,試組裝(即此時不能用“鰾”)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結構部件單元,主要是檢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適、是否嚴密,有無歪斜或翹角等情況。如發現不妥,要及時修整。榫大了叫“漲榫”,小了叫“虧榫”,歪斜叫“不方”,翹角叫“皮楞”,接口中有縫叫“不嚴”。
如果有歪斜或翹角情況,便要及時進行調整(主要是修整榫卯)。接口要嚴密(口嚴),形狀要規矩,不能出現四個角不在一個平面之內的問題,也是工藝標準。
制造仿古家具的部件的精細磨光階段
精細磨光工序,是在各個部件未組裝之前進行,故叫部件的精細磨光(行業術語就叫“磨活”)。傳統工藝是用泡濕的銼草捆成草把,將各個部件的幾個表面仔細打磨幾遍;再用泡濕的光葉(冬筍的外皮)順紋理仔細打磨。經過仔細打磨的硬木表面,非常光滑,用手撫摸,感覺不到任何的凹凸不平,也看不風刻痕和橫向的擦痕。現代硬木家具制作改用水砂紙,和機械打磨,工效很高,打磨的效果也很好,但終不如用傳統磨光材料那樣圓潤。
制造仿古家具的組裝(攢活)階段
行業術語叫“攢活”,即把所有的部件正式組裝起來,也有叫“使鰾”的,但多用于分立的結構單元,如門扇、面板、側山的組裝。組裝時要求在水平、干凈的地面上進行。這是為了保證保證家具裝配質量的必要條件。
最后修整階段
一件家具組裝好后,要靜置一兩天等鰾干透,要對所有接口進行修整(術語叫凈活),主要是對接口處微小不平之處用“耪pǎng刨“進行刮修整,還在把新加工處打磨干凈,把膠跡擦干凈等,以便染色和燙蠟。
如果各方面檢查無誤,還要對白茬(因此時的家具就是灰白色的,故有此名)家具進行火燎工藝處理,即用灑精(古代用高度數白酒)均勻涂在硬木家具上,然后點燃。火燎要一面一面地進行。目的是利用酒精燃燒,將家具表面翹起的細小木刺燒掉(現代工藝不用火燎,改用熱水擦和水砂紙打磨)。只有這們做后才能保證在染色后,家具的表面依然平整細膩,才能保證燙蠟擦亮的質量。據說講究的空具,在“白茬“(即未染色燙蠟的家具)時還要烘干一次,才能保證家具的質量。
如今古家具已經被納入高檔奢侈行列,變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由于它的價格高昂,因此呢,它更多的是土豪們裝修時的一種首選家具,即便是年輕的富二代都對它們依舊保留著特有的喜歡。也正因為如此呢,它在市場上始終保持高旺的需求,從而使古家具的制作這一門技術得以保存和延續下去,這也是對一種傳統文化的一種保護,古典美的品味以前不減,現在不會減,未來也不會。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