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11-24
剪刀是一個非常便利的工具,因為我們想要剪什么,我們都只需要用剪刀就可以實現,但是對于很多非常堅硬的東西來說,剪刀是對付不了他們的。這時候我們就希望有一個如同剪刀一般神奇功能的工具出現,那么液壓鉗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工具。雖然說液壓鉗不能如同剪刀一般,直接就能把東西剪掉,但是著通過一些小小的技巧,我們就能夠把一些非常堅硬的東西剪掉。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液壓鉗的有關情況吧。
液壓鉗
液壓鉗是專用于電力工程中對電纜和接線端子進行壓接的專業(yè)液壓工具。有整體式、分體式、電動式、手動式等。
分類
液壓鉗分為分離式/整體式電纜液壓鉗、機械電纜接線鉗、鋼芯電纜液壓鉗、手動液壓鉗、電動液壓鉗等幾大類。
結構原理
壓接鉗由油箱、動力機構、換向閥、卸壓閥、泵油機構組成,泵油機構由油泵體、高、低壓油出油孔、偏心軸、偏心軸承、從動齒輪和一對高壓油泵以及一低壓油泵構成,油泵體懸固于油箱蓋上,高、低壓油出油孔開設在油泵體上,與卸壓閥油路連接,偏心軸呈縱向設置,上端樞置于油泵體中央,下端固設偏心軸承,從動齒輪固置在偏心軸頂部,與動力機構聯結,高、低壓油泵懸固在油泵體上,各具一與偏心軸承相觸的作動件,高、低壓油泵的泵腔分別與高、低壓油出油孔相通。將泵油機構與動力機構的連接為垂直連接,可充分利用空間而小化占地面積,有利于作業(yè)及運輸;將高、低壓油泵的泵油形式變?yōu)槠妮S承的作動形式,具有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利于裝配的優(yōu)點。
充電液壓鉗
充電液壓鉗是一種目前最輕便設計的充電式液壓工具,可單手操作,運用于配電作業(yè)端子壓接,輕巧,耐用性高,維修幾率為所有液壓工具最低,到達設定壓力自動卸壓,頭部可旋轉適用于不同的工作場所,機械式液壓頭確保壓接的質量。
操作規(guī)程
作業(yè)前準備
1.1上班必須穿戴好勞防用品,進入廠房要戴安全帽。
1.2站內必須保持整潔,地面及所有設備不得有油污,做好設備的“五3”工作。
開停機作業(yè)
2.1液壓開泵前應檢查液壓系統范圍內,所用開泵閥門是否打開。
2.2開泵后應定時檢查每種自動裝置是否達到規(guī)定值,能否動作和達到技術及完全檢測要求。
2.3開泵后應立即檢查系統壓力升至電接點壓力表上限時能否自動停取。
正常作業(yè)
3.1蓄能器內只允許填充氮氣,絕對不能充裝其它氣體。
3.2液壓站內系統上的各種安全閥,溢流閥、電接點壓力表、壓力發(fā)訊器等經調定后不行隨意調動調定值,如有誤差和總是應由當班負責人進行調整,并匯報到車間負責人,原則上值人員也不得隨意調整。
3.3開機時,在滿足生產工藝的前提下,不允許開兩臺泵,并禁止關閉回油開關。
故障處理
4.1出現緊急情況,需關送液時,應嚴格執(zhí)行液壓站關送液操作規(guī)定,以免造成設備及人身事故。
4.2站內工作油壓不得低于4.8Mpa,儲液箱液面上下不得低于600mm標度尺,否則應充氣或補液。
4.3停機時,每動作電磁閥均應至需位。
檢修安全
5.1在檢修液壓系統,液壓元件、油缸、管路捉漏,必須停泵,并需放散壓力至零,才能進行檢修,以免發(fā)生事故。
5.2在與其它工種配合時,應嚴格遵守其它工種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5.3液壓站除值班人員及專職人員外,其它人員一律不準進入,不準亂動設備,以免危險,若有檢修任務時,應由值班員陪同,并做好進出入時間登記。
5.4液壓站屬設備重地,危險源,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明火作業(yè)必須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配備適當的滅火設備。
5.5精煉爐、連鑄機液壓系統參照本規(guī)程。罐車軌道內不得逗留。
事故應急措施
6.1遇到失壓時,首先跟爐前聯系,禁止所有缸體動體,然后按關液規(guī)程進行關液,處理相關事情。
6.2遇到停電時,通知爐前,然后關閉所有閥門。
液壓鉗壓不到位,沒力度怎么辦
7.1檢測油量夠不夠,不夠加油。
7.2檢查液壓油有無污染及混有雜質,當油液中混有雜質時,往往在進油時造成油缸內鋼珠與弧口密封不嚴,達不到需求壓力。解決辦法,換油,清洗油缸。
7.3如清洗換油后還不夠壓力,可以調節(jié)高壓壓力閥,有時高壓閥會松動,使液壓鉗高壓未到要求時即開始泄壓。
7.4如調壓閥也調不到需求壓力時,需考慮油缸內鋼珠磨損,彈簧無力或折斷,壓油活塞磨損,密封件失效,及油缸磨損等。此時需更換相關配件或研磨修復等。
總結:小編在上文中為大家介紹了液壓鉗是什么以及有關液壓鉗的分類。但最重要的就是給大家介紹了液壓鉗的結構原理。事實上液壓鉗之所以能夠對堅固的物體起到作用,是因為壓液壓鉗能夠用非常高的壓強來去對抗這些堅硬的物體。除了給大家介紹了液壓鉗的原理以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液壓鉗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項,希望大家能夠安全正確地使用液壓鉗。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