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獨立書房的概念,北歐人客廳偏好留下一方天地,是獨處的好地方,又能和家人共享不必另外規畫場地;一面墻、一個角落,或一扇窗前,無需太多花費,屋主個性盡在細節中,訪客不但能從書本收藏來了解一家人,透過照片和掛畫更能想像那些未及參與的過去,或驚喜發現早已塵封的精采時刻。
我的椅子,我的摯愛
設計單椅在北歐人的生活佔有重要角色,雖然價格不斐,卻是值得投資的經典好物,人生多數無法保留所有住過的房子、甚至當時一見鐘情的整套沙發,但早已順著主人身型的30 年舊椅子,有自己最知道的舒適(或味道),而且不必擔心尺寸或搬運問題、和其他室內設計是否搭配?會不會褪流行?好朋友來訪,還有多余的座位彈性。想了解屋主,這裡最值得停下來細細品味。
北歐人有著務實的個性,許多人愿意投資一張單椅,陪伴自己一生,甚至傳給孩子。
我的主題,你的唿喚
客廳裡不必總被大沙發盤據,這個窗口的留白,正好在客廳和餐廳之間,單椅的色彩造型隨你任性,一盞立燈、一塊地毯、同時閱讀的好幾本書堆疊在腳邊,這裡有點私人,有點親密,不過需要老公幫忙倒垃圾時,喊一聲就能把他拉回現實世界。
一張舒服的椅子,一張矮幾,一盞立燈,還有一塊給雙腳溫暖的地毯,就是專屬自己的絕對領域。
回憶總是老的好
老件當道不是這個世紀才開始的風潮,北歐人擁有的天然條件并非優渥,惜物精神一直傳承下來,舊物搭新品是習慣也是與生俱來的風格品味,宛如跨越時空對話;純粹的黑白有了手感天然材搭配,調和出幾許溫馨之外,無法復製的風韻,讓客廳的角色更具意義。
棕色老沙發不落單,和一屋子現代傢具完美相融。
新舊并陳的跨時代經典。
回憶的書墻
為了長遠考量,設計一面書墻最能記錄這個家的成長,從寶寶每次都在最低的層架上拿同一本繪本央求爸爸媽媽再說一遍故事,直到他踮高了腳尖,想翻翻父母親當年喜歡的那幾本書。客廳裡無需刻意裝飾,因為家的故事就會讓人心裡滿滿的,有的靜靜存放在收納盒裡,有的大方和親友分享。
開放式層架運用有彈性,書本排排站或大方秀封面,也能搭配收納盒整理書籍。紅色單椅陪伴奶奶、我和小娃兒度過無數閱讀時光,旁邊總是有一面書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