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10-19
導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商人抓住商機不斷地謀取暴利。酒店無疑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行業,特別是沿海城市以及各大城市的星級酒店,當酒店行業不得不面對“國八條”禁令時,酒店行業該何去何從?
2004年,國務院頒發針對房地產行業的“國八條”禁令,而2012年底,國務院再次頒發“國八條”,此次的“國八條”禁令對酒店等餐飲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打擊,同時帶來了一場改革。
2012年底頒發的“國八條”包括:輕車簡從、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等,同時加上“六項禁令”的出臺及新的《旅游法》等的實施后,對酒店餐飲行業的打擊更為明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的改革開放促使一些酒店不斷發展,而今天的“國八條”對這些日益成長為星級酒店,承擔著公款吃喝以及奢侈浪費的大頭而言,可謂是“愁容滿面”。
這些年,酒店行業的競爭一年更甚一年,單看一個大城市方圓幾百里內的酒店數量,就可以看出目前酒店行業的激烈競爭。而數量眾多的酒店行業卻跟專業的酒店管理人員數量不成正比,這勢必對酒店行業的未來帶來一定打擊。
這種情況即使在目前并不明顯,但在未來還是有著一定的影響。這個時候出現的“國八條”,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即將產生的酒店,也對一些盲目擴張,盲目加星的酒店起到了警示作用。據統計,“國八條”的實施,導致了一些酒店的關閉,其中包括更多的星級酒店。那生存下來的酒店要經受的就是沒有了公款,沒有了各種各樣的接待以及浪費后,考慮酒店未來的銷售方向,如何做到:精細管理、降低成本、面向大眾。
在中高端酒店受到打擊的同時,“國八條“對小企業可謂是有利的一面,在高端公務宴沒有市場的時候,簡餐和自助餐餐飲將可能快速發展,而這對中小企業來說,自身的定位就很好。
總體而言,“國八條”的實施,在這個中高端酒店一味靠拼裝修、拼價格、拼資金的畸形模式中走出來,把拼品質、拼服務作為健康發展的核心。同時極大地遏制了講排場、愛面子,奢侈浪費等不良風氣的盛行,也極大程度的改革了酒店管理模式以及運營模式。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