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11-25
有人說土樓是東方文化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筑在中國的建筑史上有著很重大的意義,它歷史悠久且規模宏達,呈現圓形和方形位于我國福建漳州南靖和永定,是傳統的客家文化,說了這么多大家一定想看看這個土樓吧。
土樓圖片欣賞
圖片介紹:圖片上的土樓叫做振成樓,建于1912年共占地5000平方米,土樓里面一共有四層,每一層有48間可居住上百號人,里面大廳有民國黎元洪題字上面寫到“禮堂觀型,義聲載道”這個題字充分的展現了土樓文化的內涵。這個振成樓的布局有蘇州園林的感覺還有一些古希臘的特別,雖然土樓外觀和古希臘建筑相差甚遠感覺選用的結構非常相似,所以它的建筑模型曾代表中國圓形建筑參加了世界建筑展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圖片介紹:這個土樓是土樓中最為袖珍的一棟所以叫做如升樓,原因是客家人以前煮飯時使用竹筒做成一個量米的米升,就是象米升一樣小的樓。如升樓的周長只有56.6米直徑是18.2米,里面只居住了6戶人家,所以這個土樓在所有的土樓中算是很小的,另外如升還有一個如日東升的意思。
圖片介紹:圖片上的土樓也叫做承啟樓,在南靖土樓中有土樓之王的稱號,1986年我國發起了一套以民居為主題的郵票,福建地區就是采用這個承啟樓,這個承啟樓郵票在日本的呼聲很高,甚至被喻為當年的最佳郵票。這棟樓一共住了400多人占地面積達到5376平方米里面還有2口水井和三個大門是非常雄偉的一個土樓建筑。它的造型和山間神韻讓無數參加者都嘆為觀止。
圖片介紹:這個土樓最初建立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土匪的侵入,它的墻面厚達一米多,用的泥土也非常特別不怕火不不怕水,土匪燒不盡里面也進不去,所以一棟好的建筑傳承出來的一種當時的文化,如果沒有當初的惡劣條件也自然沒有今天宏偉的建筑,小編建議大家都可以去參觀一下南靖地區人杰地靈,空氣清新很適合在里面喝上一杯淡茶參觀一下土樓的恢弘。
土樓的建筑特色
外形
福建土樓是以土作墻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筑,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樓最早時是方形,有宮殿式、府第式、體態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盡可高枕無憂。由于方形土樓具有方向性、四角較陰暗,通風采光有別,所以客家人又設計出通風采光良好的圓土樓。現存的土樓中,以圓形的最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圓樓或圓寨。
作用
福建土樓屬于集體性建筑,其最大的特點在于其造型大,無論從遠處還是走到跟前,土樓都以其龐大的單體式建筑令人震驚,其體積之大,堪稱民居之最。在我們參觀的土樓中最普通的圓樓,其直徑大約為50余米,三、四層樓的高度,共有百余間住房,可住三、四十戶人家,可容納二三百人。而大型圓樓直徑可達七八十米,高五六層,內有四五百間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從土樓這種民居建筑方式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風情。
從歷史學及建筑學的研究來看,土樓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在當時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選擇了這種既有利于家族團聚,又能防御戰爭的建筑方式。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里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共存共榮,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內大概是土樓最恰當的歸納。
材質
福建土樓的墻壁,下厚上薄,厚處有的竟達1.5米。夯筑時,先在墻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墻溝,夯實在,埋入大石為基,然后用石塊和灰漿砌筑起墻基。接著就用夾墻板夯筑墻壁。土墻的原料以當地粘質紅土為主,摻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經反復搗碎,拌勻,做成俗稱的“熟土”。一些關鍵部位還要摻入適量糯米飯,紅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時,要往土墻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為“墻骨”,以增加其拉力。就這樣,經過反復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鋼筋混凝土般的土墻,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因而堅固異常,具有良好的防風,抗震能力。
布局
圓樓是當地土樓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個圓心出發,依照不同的半徑,一層層向外展開,如同湖中的水波,環環相套,非常壯觀。其最中心處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為祖堂、圍廊,最外一環住人。整個土樓房間大小一致,面積約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樓梯,各家幾乎無秘密可言。
土樓結構有多種類型,其中一種是內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軸線縱深排列的三堂制,在這樣的土樓內,一般下堂為出入口,放在最前邊;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會、迎賓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邊,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除了結構上的獨特外,土樓內部窗臺、門廊、檐角等也極盡華麗精巧,實為中國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關于土樓圖片就欣賞到這里了,相信大家一定還非常的意猶未盡,想了解更多只是就多多關注我們吧。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