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治
土壤滅菌處理 土壤病害是月季的重要病害,定植前對土壤進行滅菌處理是防治此類病害的首要方法。土壤滅菌處理的常用方法有蒸汽消毒、藥劑、輪作等。現安全、環保、高效、便捷的是使用藥肥一體的“榮寶”20-80㎏/畝進行土壤消毒。
月季白粉病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溫室加強通風,溫度不宜過高,降低溫室的濕度;平衡施肥,避免氮肥過多,適當增施磷鉀肥;早春剪除病枝、病葉,每次剪花高峰期過后,結合修剪清除病枝、病葉并進行一次徹底的打藥劑防治,減少病害侵染源。主要防治方法是用99%硫磺熏蒸,利用硫磺蒸發器每周進行3~5次,在夜晚大棚內每次硫磺熏蒸5~8小時,根據發病情況決定硫磺熏蒸次數和時間。此外,用藥劑防治可在生長期噴70%甲基托布700~1000倍液、20%粉銹王子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7~10天噴一次,連續噴施2~3次。也可以用1000~1200倍的保麗安(多氧霉素PS乳劑);用0.02~0.03%的硝酸鉀水溶液噴霧防治月季白粉病。在葉片的表面和背面同時噴灑能較大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噴后葉面保濕度2至4小時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月季霜霉病
防治方法:大棚內濕度過大是誘發霜霉病的主要因素,調節控制大棚內的濕度是防治該病的主要措施,水肥供應使用滴灌設施,選擇晴天中午前澆水、施肥,避免低溫、高濕,減少葉面保濕時間,控制空氣濕度,多開天窗換氣。全年大棚夜間加強通風,避免棚內出現霧氣、葉片結水露、滴水。冬春季夜間低溫,在溫棚(室)內結合熱風加溫,可以降低夜間低溫棚(室)內植株及葉面上的凝結水,同時注意天窗關閉留有換氣空隙已便通風排濕。目前霜霉病沒有特效藥,可用70%百菌清700~1000倍液、58%雷多米爾1000倍液、80%代森錳鋅等殺菌剤保護和預防。用百菌清、乙磷鋁錳鋅等藥進行煙霧熏蒸。
月季灰霉病
防治方法:與霜霉病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調節控制大棚內的濕度是防治該病的主要措施降,降低溫棚(室)內空氣濕度,減少葉面保濕時間,溫棚(室)中注意通風,濕度不宜過高,在切花時期溫棚(室)內的空氣濕度控制在70%以下;在高溫多雨季節,晴天要及早打開側窗和天窗,雨天也要及早打開側窗,以便溫棚內通風排濕,降低溫棚(室)內及植株間的空氣濕度;冬春季夜間低溫,在溫棚(室)內結合熱風加溫,可以降低夜間低溫棚(室)內植株及葉面上的凝結水,無加溫條件的大棚在晴天的早晨,天亮后太陽出來之前要及時打開側窗和天窗通風排濕,可防止早晨大棚上的凝結水直接滴到植株和花頭上。下雨要防止大棚薄膜、水槽漏水,水滴直接滴到植株和花上誘發病害。在大棚內要及時清除病殘,減少侵染來源,有病植株應從病癥部位以下剪去。化學藥劑防治有采用百菌清熏蒸及灰霉利、撲海因等噴霧。
月季根癌病
防治方法:購月季種苗時注意檢查根系,發現有病植株立即銷毀;不要在有病地段栽培月季或進行徹底的土壤消毒,栽培地應排水良好;栽植前將根系浸入鏈霉素500萬單位溶液中兩小時;生物防治可用A.radiobacter品系K84噴灑病株,對植株無害;嫁接時工具進行徹底消毒,用開水加5%福爾馬林或者10%次氯酸鈉溶液消毒8~10分鐘。田間病株可先用利刀清除病塊,深達木質部分,然后用農用鏈霉素500萬單位灌根,可抑制此病。
1病原及癥狀:白粉病菌屬于子束菌亞門、白粉菌目、單束叉絲殼屬。閉 束殼內含1個子束,無色橢圓形,內含8個子束孢子,為單胞無色。無性分生孢子。該病主要危害嫩稍幼葉和花。染病部位出現白色粉狀物,是這一病害胡明顯癥狀。初期葉片上產生退綠黃斑,以后葉背面出現白斑,并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狀。嚴重時白斑互相連接成片。嫩梢卷曲,皺縮。花蕾表面布滿白粉,花朵畸形。葉柄及皮刺上白粉層較厚,很難剝離,引起植株落葉,花蕾枯僵而不能開放。 2發病規律:病菌主要以閉束殼在病葉病蕾上越冬。次春雨后放射出子束孢子,先侵染根 ,產生的分生孢子由氣流傳播,并重復侵染。5-9月為發病盛期,至10月不再發病。天氣干旱的年份及長勢衰弱的植株發病嚴重。 3防治方法:A 秋冬清除病 葉病蕾,早春剪除病芽、病枝、病葉,集中深埋或燒毀。改善栽培條件,增加通風透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B發芽前噴施5硫合劑;發病初期,噴施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噴施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可噴施0.02-0.03%高錳酸鉀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