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制作的基本流程是:掌握客戶的要求→初步設計→與客戶溝通確定方案→設計圖紙→放樣→加工制作→表面處理→涂裝→包裝→安裝。
1. 與客戶的審美意境碰撞出震撼和興奮的火花是作品成功的一半。設計時,以客戶為主導,在與客戶接觸時,深入了解此項鐵藝項目在諸如客戶的審美層次和喜好、大環境格調要求、產品使用功能、材質要求、形狀要求、結構強度要求、表面效果要求、施工現場情況、與現場其他工序配合情況,等等,都要清楚掌控。設計人員尤其要從各種綜合因素統籌安排構圖設計,并用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用自己的理念和思想與客戶討論,使兩者的意向趨于一致。設計構圖方案確定之后,設計師先手繪多張草圖,經客戶挑選后,再出3D效果圖或CAD圖紙。
2. 在圖紙放樣時,按照1∶1的比例在厚鋼板平臺上描畫各個部件,并根據自己對鋼材材質和工藝要求等技術經驗對圖紙線條的走向進行小改動。在放樣圖上測量材料尺寸,寫出用料清單。下料。
3. 對大宗的同一規格式樣的定單,都需要先對各個分解部件制作標準件,調校后,再制作胎具模具,才能大規模批量生產。但胎具和模具的研制有時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有經驗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完成。
4. 對個性化的單個作品創造,則要靠技藝和主觀想象力。
5.切割。現代數控切割技術為鐵藝的精美帶來了方便。對幾十毫米厚的板材可氣割、等離子切割,更可用水刀切割。對精密度要求高的板材,還可用激光切割(最昂貴的一種)和線切割(成本僅次于激光切割)。當然,大量采用的是普通的鋸片切割和氧氣切割,精度一般,適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產品。
6. 按照下料清單對原材料進行切割剪裁之后,先需要“調制”過程,因為有些材料尤其是扁鋼、方鋼、圓鋼等實心材料往往形狀不規則,需要在鐵砧上調直,以利加工制作是規范和方便,保證成品的美觀度。
7. 對原料進行鍛軋和扭曲。鍛砸加工時,有冷鍛和熱鍛,視材料厚度和工藝要求分別使用電動空氣錘或手錘砸制。鐵砧、鑿子、鉗子、花模、花錘、紅爐、淬火水桶、砂輪機、磨光機、臺鉗、切割機、彎管機、鉆孔機、電焊機及各種自己制作的專用設備。鍛打或扭曲出的各種花葉紋理、枝蔓、曲線、立體效果,是鐵藝所含智慧和藝術的具體體現。熟練的技工流暢而有節奏的又快又準的勞作,簡直就是在藝術表演,這個過程是勞累的,但更是快樂的,它是產品能否增值的關鍵。
8. 鑄鐵分灰口鑄鐵、白口鑄鐵、可鍛鑄鐵、耐磨鑄鐵、球墨鑄鐵、瑪鋼鑄鐵、冷硬鑄鐵和奧氏體鑄鐵。鐵藝用的主要是灰口鑄鐵、球墨鑄鐵和瑪鋼鑄鐵,它們大都用于鐵藝構件和花飾配件,它的硬度強度比鋼大,但塑性、韌性、抗疲勞性比鋼小。澆注時需控制它的碳含量在2.11%—6.69%之間,如果含碳量大于6.69%就千萬不要用,因為它脆性太大。灰口鑄鐵強度低、韌性差、耐磨性好、熔化配料簡單、成本低、廣泛用于鐵藝鑄件。可鍛鑄鐵俗稱馬鐵(瑪鋼),它不是直接澆鑄出來的,而是先澆成白口鑄鐵的鑄件,然后經過高溫長時間的退伙,使滲碳體分解,而獲得團絮狀石墨的鑄鐵,它的韌性高,一些高檔的鐵藝配件和花飾,尤其是出口產品廣泛使用。但,瑪鋼鑄鐵不可車絲,機加工性能不如球磨鑄鐵。
9.組裝焊接。焊接時形成“溶池”非常重要,不夾雜焊渣,否則“加渣”不牢固,強度達不到。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冷卻過程及以后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可能產生裂紋。普通碳素鋼產生延遲裂紋的可能性較小,在焊縫冷卻到環境溫度后要進行外觀檢查。低合金鋼焊縫的延遲時間則較長,在焊接完成24小時后還要進行外觀檢查,確保工件的強度。
1、加工前的處理:
1.1.原輔料驗收(扁鋼、方鋼、焊條、油漆);
1.2.各原料按企業的驗收標準文件規定驗收;
1.3.包裝材料按企業的檢驗標準文件規定驗收;
1.4.配料;
1.5.打樣:由電腦設計圖紙按比例出小樣;
2、加工:
2.1.下料:由專業人員根據圖紙尺寸下料;
2.2.制作:使用進口設備制作各種花型
2.3.焊接:由專業焊接人員根據圖紙焊接成型;
2.4.打磨:由專業打磨人員把焊接成型的產品打磨光潔,無毛刺;
2.5.表面處理:去掉產品表面的油污、鐵銹等;
2.6.防銹處理:用熱浸鍍鋅法使產品長久保持不銹;
2.7.油漆:使用高級油漆使產品顯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