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的3/1到 3/2之間處,以21層的大樓為例,它的最佳樓層是7-14層之間。這里無論是采光還是空氣都不錯,如果是景觀樓觀景的效果也很好;這樣一個高度人站在陽臺上也不會有眩暈的感覺。對于中年和青年人都很適合;這個高度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受馬路上噪音的影響也不大。即使電梯壞了,住戶跑10幾層樓也不是問題。銷售中,這些樓層雖然價格要比其它樓層貴許多,仍然是最先被搶掉。
有種說法:由于“峽谷效應”的影響,很多社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俗稱,揚灰層。 所謂“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干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有人說這個高度就在9-11層。據行家介紹這也要具體樓盤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一些鬧市區,工廠的旁邊等揚灰塵是存在的,不過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高度不一定在9-11層。而在一些周邊環境好的社區,就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在國內,越高的樓層往往賣得越貴,但是,專家建議,購買樓房時,六七層的位置最佳。
首先,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癥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此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更容易出現頭疼癥狀。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講,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
此外,久居高樓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也非常不利,可能會導致他們不愛活動、性格封閉等。
人最理想的住宅還是應貼近地面,貼近自然,六七層的住宅最好。樓層太低會導致光照不足、潮濕、空氣循環減緩等問題,而且,汽車和柏油馬路會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選擇低層樓時,至少遠離主干道200米才算安全。
別以為高層中的九到十一樓不錯,那你大錯了,這些樓層正好是揚灰層,臟空氣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售樓員是不會告訴你們的。
高層建筑的消防疏散要求非常嚴格,一般都是按高度以50米為一個段劃分的,所以一般建的高層都是17層左右,及50米以下的。32層左右的是100米以下的超高層。選擇高層的樓層時,一般是想觀賞景觀的,建議選擇樓層的高度因與景觀所形成的俯視角度成45-60度之間為好,所以根據景觀的距離來確定樓層的高度為好!一般來說,15-28層都還可以。
高層一般13層以上就要加收2次加壓的水費 但5層以下和頂層會比其他層的都便宜點
5層以下的太低了 沒有高層樓盤的意義了 不如板式樓
頂層的挑高也比較高一點 有的還會送閣樓 但是缺點是熱
你選15--28層之間都可以
15層,是個吉祥數。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