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購買回來的紫砂茶具,可以用細紗布稍加磨擦,再用水清洗后,放一些比較濃的茶葉水鍋里煮沸,稍涼后,再點火煮沸,如此再三,取出晾干后即可沏茶。
2、不論新壺還是舊壺,用開水沏茶后,紫砂壺體表面溫度較高,此時可用濕毛巾,或干凈濕布,擦抹壺體,水印旋擦旋干,反復多次,壺體溫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壺體光潤。如此堅持三四月后,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3、喝完茶要清理晾干茶盤,要將茶渣清除干凈,以免產生異味。紫砂茶壺長期不用,應及時將茶渣倒出,以免發生霉變或產生異味。
4、徹底將壺身內外清洗干凈。不論是新壺還是舊壺,保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洗干凈。
5、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茶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一定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6、切忌沾到油污。茶具最忌油污,沾上油污后必須馬上清洗,否則茶壺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7、擦與刷要適度。茶具表面淋到茶汁后,用軟毛小刷子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能用力地搓洗。
8、給茶壺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后,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干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好的吸收。
保養常見誤區
1、包漿法。泡茶時將茶汁淋在壺上,認為壺多淋幾下,就能多吸收一些營養,且不擦不刷。久而久之,壺被一層茶垢包起來,壺表面變得膩黑而無美感。
2、干擦法。泡茶時趁壺身熱將茶汁淋在壺身上,等茶汁傾倒出后,用干茶巾來回擦拭。這種方式養的壺,變亮較快,但養成后,最怕人的手氣、水氣,一旦沾到了壺面,則養成的光澤容易褪去,導致壺面光澤不勻,網絡。
3、濕擦法。壺身熱時用茶巾沾茶水擦拭壺身,不斷地推搓。這種方法就好像擦皮鞋,將茶汁一層一層擦在上面。養亮后,如果久置半年以上不用,小說,光澤會逐漸褪去。
4、勤刷法,文學。泡茶時淋茶水在壺上,趁壺熱吸收之際,用毛筆或小刷子,勤加刷洗,使茶汁均勻刷在壺上,好像是刷皮鞋,是一種假亮。
第一步:除去茶垢,先用溫水加84消毒液及洗潔凈將壺浸泡三四小時,用廢舊的牙刷將其洗干凈。這些茶垢對收藏或許有用,但對重新沏茶則是多余的。 第二步:除去異味,將開水注入壺中,從壺嘴中快速倒出,即將壺浸泡于冷水中,如此反復三四次,即可.
(1)不要為養壺而喝茶,得了胃病不值當的,順其自然,慢慢來,這事不急。
2
(2)茶壺是用來喝茶的,壺是為茶服務的,要根據茶來選壺,利茶的壺才是好壺,從實用意義上講,一把用了多年養的很棒的半手工壺用來泡茶要比一把一萬塊的新壺強很多。
3
(3)壺形對茶的沖泡也有影響。
4
(4)喝茶養壺都是修身養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別一喝茶就抱著茶壺死命擦,拿個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壺上淋,口里還不停念著:人勤壺不懶,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實在有傷大雅。
5
(5)開壺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要盡量把壺里外一些小砂料、雜質、灰塵去掉,等你養到一定程度再想起來就晚了。
6
(6)泥料不好的壺不等于一定就是加了化料了,有的壺可能是料里的砂不純,里面有鐵、碳酸鈣,或者甲泥太多,或者陳腐時間不夠或者燒制溫度不夠等等。需要在開壺的時候反復的煮、泡,讓壺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把雜質、泥吐出來。
(7)把茶都喝到肚子里,喝完了把壺內外認真的清凈,擦干水跡,敞開壺蓋,倒置陰干,完全干透應該在48小時以上。
(8)如果不是為了收藏,只是為了實用喝茶,全手工和半手工區別不大,半手工的性價比更高。全手工大師拍泥片一般是十來下,燒成后泥的雙透性好,半手工的泥片靠模具擋胚成型,應該緊一些,從理論上講可能透氣性要些一點,不過這點差別偶目前還沒感覺出來。
(9)內養是正途,但是很慢滴,急性子的兄弟就別試了。
(10)外養會很亮,養好了很漂亮,但很快養成的往往是虛光,一刷就掉。同時外養會降低紫砂壺的雙透性,不利茶而且容易養花,有的泥料不適用外養。
(11)內外雙修是個折中的好辦法,一般都用這個。
(12)雜泡其實是個養壺的好辦法,就像吃飯不挑食的人一般都很健康。
(13)普耳養壺會很油,比較快。
(14)鐵觀音養壺很亮,也很快。
(15)綠茶養壺很好的說,但是時間長點。
(16)用養壺托不如墊個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