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一張紅色的紙,最好是雙面紅色的,大約20厘米見方即可。
將紅色紙沿著對角線對折一次,注意一定要壓扁壓平。因為這個剪紙要折好多層,所以,每一層盡量壓得實一些。
將對折的紙沿著中線對折,使兩個45度角重疊在一起。
將兩次對折的紙在沿著中線對折,繼續使兩個45度角重疊在一起。
再次對折與上兩次不同,這次是將其中一個45度的角(注意是連成一起的那邊,而不是散開好幾頁那邊)對折成兩半,這次,另一條邊是不對齊的。
沿著畫線部分,用剪刀將陰影部分全部剪掉。注意剪的時候要慢一點,稍微不小心將容易剪壞。還要注意使用鋒利一點的剪刀,因為紙折了16層,比較厚。
手工剪紙:窗花的制作過程
剪好以后,將紅紙全部展開。這樣,一副漂亮的剪紙作品——窗花將剪制成功了。可以多剪幾幅,過年時,將這些窗花貼在窗戶上,看上去是不是又實用又喜慶呢!
剪紙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種民間藝術,擁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剪紙在我國農村是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類民間藝術,它那打造的那些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深受老一輩人的喜愛。
剪紙,又叫刻紙,它是利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充滿藝術感的圖案,是我國漢族傳統的一種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更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并且如今已成為了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藏之一。剪紙是鏤空藝術,它在視覺上給我們一種透空的感覺以及藝術享受,很是受人們青睞。
民間剪紙還有一種散點式構圖法,即將不同素材各自獨立開來,互不交叉,甚至每個物體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點,而創作者又能夠將這些不同素材合理的安排在同一平面之中。這種思維在現實之中是并不合理的,但在剪紙中卻是很自然的合理起來。
民間剪紙的表現內容多來源于現實生活,且大多反映勞動人民身邊的生活和事物,但它并非只對作品所要表現的物象進行簡單、直觀的模擬,而是一種超越現實客觀表現,它通過一種夸張和變形的手法來改變對象的性質、形式等,從而改變自然原形的慣常標準。
剪紙方法—工具
剪紙是由手工制作而成,常用剪刀剪和刀剪兩種工具。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幾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后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混和體上,再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豎直握刀,根據一定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圖案。和剪刀剪相比,刀剪的優勢就是一次可加工多個剪紙圖案。
剪紙方法—刻法
1、陽刻:以線為主,把造型的線留住,其他部分應剪去,并且線線相連,還要把形留住,開以外的剪去,稱為正形。
2、陰刻:以塊為主,把圖形的線剪去,線線相斷,并且把形剪空,稱為負形。
3、陰陽刻:陽刻與陰刻的結合。
拿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再對折,即折成4個疊在一起的小正方形,然后以紙的中心點開始折對角線,成一疊三角形,最后還是以紙的中心點開始,沿三角形的兩條邊做底邊的平行線,沿線剪開,詳細說,
1:例如你先剪的是右邊,那么快到左邊的時候注意不要剪斷了,就像“A”中的那一橫,右邊的"\\”剪通,左邊的“/”不剪通。
2:接下來就從左邊開始剪,到右邊的時候也不要剪斷了。
3:重復(1)、(2)步驟,直到整個三角形被剪完。
4:小心打開紙,你就可以拉出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