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幼兒角度,以幼兒眼光來創設環境。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詢問,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兒興趣和需要。在墻面裝飾中體現幼兒認知特點,色彩上以艷麗純色為主;造型以稚拙、簡潔為主要表現手法;內容應以幼兒熟悉東西為主。環境布置還要注意根據各年齡班幼兒不同心理特點來設計墻面布置。小班教室和活動區宜采用形象活潑、造型簡單明確畫面,內容要與幼兒日常生活相結合,是幼兒熟悉事物,如“水果娃娃”、“小貓吃飯”等,這些都利用簡單夸張形象幫助幼兒認識事物或進行生活常規教育,中班幼兒思維有了進一步發展,墻面布置內容可以更加豐富,可以設置一定情節,增加一些細部表現,如“動物火車”、“豐收果園”等;到了大班,幼兒思維更為活躍,審美能力有了提高,知識面也拓寬了墻面布置就可以偏重知識性內容,形象也更為豐富、抽象,以啟迪幼兒想象力,豐富幼兒知識,如“太空旅行”、“祖國各地”、“海底世界”等,同時還可以增加一些工藝裝飾性內容,如皺紙編織、浮雕、風景畫等給幼兒以美感受。
二、墻面布置要作統一設計安排,突出某一個主題,形成同一種風格。
從審美觀點看,成功裝飾并不在于各種美麗形象和鮮艷色彩任意堆砌和組合,而通過和諧畫面、相應擺設巧妙地構成一種獨特風格,突出一個鮮明主題。這同樣適用于幼兒園墻面布置,就一個班級來說,墻面布置內容也多樣化,除了教室墻面外,還有家園聯系角,小墻面及各活動角墻飾等,應將這些畫面作統一安排布局,以大墻面為主體設計一個主題,小墻面布置則圍繞這個主題安排相呼應畫面。如大班教育重點之一愛國主義教育,我就選擇了“偉大祖國”這一主題,大幅墻面布置了“各民族娃娃歌唱祖國”內容,而家園聯系角應用了“天安門”墻飾,小墻布置了“我愛祖國好山河”照片專欄,并用彩紙、布條編拼出各活動角墻飾,這樣就形成了既多樣又統一裝飾風格。當然,隨著時間推移,主題也要變化,.最好以半學期為單位換一個主題,來一次全面更換。
三、墻面布置應力求美觀與實用相結合,體現其教育功效幼兒園。
幼兒園墻面布置雖然有很強裝飾性,但若只純粹擺設,則又美中不足,應結合每一時期教育內容和要求設計畫面,力求欣賞性、教育性、實用性為一體。如小班墻飾“雞一家”就根據認識活動內容設置的,還可用于區別1和許多,數數認圖形等;中班設置“動物運動會”畫面,既可以用來編故事,又可用作認識序數、數字以及故事教學教具;大班墻飾可幫助幼兒認識各民族服飾,了解祖國山河。再如四面墻壁分別畫春夏秋冬大幅油畫,可使之成為季節教學永久背景圖,既美觀又實用。當然,考慮到整體性,這一點在家園聯系角上比較難處理,因為家園角上文字內容多,更換頻率快,往往注意了裝飾性,就不利于文字安排和更換,而以文字為重點又難安排較完美畫面,為了使家園角便于人閱讀,又體現幼兒審美要求,我就盡量利用畫面形象特點,做成活動的,將文字內容與畫面融為一體。如“秋天”主題中我用果樹作為家園角墻飾,樹上果子活動打開“水果門”就文字內容,合上又完整果樹;若用記錄本就將本子制成果子形狀或將封面貼成果籃樣子,使之融畫面之中。
四、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與墻面環境產生互動。
環境創設教師與幼兒合作。幼兒能以小主人身份親自參與教育過程/而僅僅由教師單方面策劃、忙碌、布置好了之后,對幼兒說聲“請進”做法,只會在無形中扼殺幼兒主體性和參與精神。雖然讓幼兒參與布置比老師獨立完成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但就教育效果來說,這樣更能提高幼兒興趣和創造性,使幼兒具有改變環境成功感和責任感,也有助于對幼兒進行愛惜勞動成果教育。幼兒參與布置內容可根據幼兒能力發展循序漸進地進行,先提供一些模型和半成品讓幼兒加工,再過渡到由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如在主題活動進行中,墻面環境就像“骨架”一樣把主題活動中一系列活動呈現出來,使墻飾與幼兒產生互動。例如小班幼兒在進行“彩色世界”這一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色彩各異顏色產生了濃厚興趣。
希望能幫到您
第一:是指主題墻面的創設的內容不是一呈不變的,可以隨時的變化,增減。如隨著幼兒興趣需要布置墻飾,而又隨著季節的變化或是主題的變化而變化。每次都要重新布置,可能對老師的工作量是一個挑戰,所以我覺得可以創設一個大環境然后逐步的深入與豐富。大班主題特別的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主題,也是孩子們進入大班后,經常討論的話題,比如幼兒園的最后一次生日啊!還有自己的喜好啊!這些墻飾都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不斷豐富和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收集、儲存、整理、交流與分享信息,他們的觀察、思維、交往以及表達的能力均獲得了提高。小的內容經常在換,但大的主題,我們還是保留了!
第二:動態化也表現在墻面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因為教師在環境墻面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里面蘊含著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真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幼兒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會在墻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環境變了,體驗成功的喜悅。如:大班小主題墻面我的夢讓幼兒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墻飾中,讓墻飾真正成為幼兒與教師近距離的對話。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幼兒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形成概念的。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論也指出:創設和幫助兒童注意四周的環境,可以發展兒童的各種興趣,滿足兒童的求知欲,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總之,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對幼兒的影響雖是隱性的,卻是巨大的。幼兒園主題墻面環境創設不再是強調美化、綠化、凈化等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個人的手工勞動,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趨勢。我們應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主題墻面環境。使它對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