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繭:一般選擇春蠶雙宮繭,春天的桑葉嫩,做出來的蠶絲要柔滑一些。因為是手工選繭。
2、煮繭:放入特殊的容器中煮。
3、剝繭:用指甲剝開蠶繭取出蠶蛹,并把蠶繭撐開套在手上,疊至5-6層取下并輕輕拉成正方形的蠶絲小片。 4、開棉:把上面的蠶絲小片套在一個弓形的竹制工具上,疊至5~6層厚取下就成了一個個濕的桑蠶絲棉兜。 5、曬棉:把濕的蠶絲棉兜用甩干機脫去水分,再用尼龍線串起來拿到太陽下曬干。
6、拉絮:方言,絮是被絮的意思,就是拉被胎。四個人把一個個蠶絲棉兜慢慢拉開,一層層重疊起來做成被胎。
7、翻被:最后把被胎套進內膽的過程,要先在內部的四周定好線固定,翻轉過來之后被胎上面也要適當定位(定針)。以保證蠶絲被不會滑動變形。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1、燒:(基礎最重要)
煮繭,煮繭很有講究,首先是時間一定要掌握好,煮太爛,用農村的話說就是以后做被子就不牢,太生則影響加工,成品上也會有生塊。另外加入的配料要定量。有的廠家為了追求蠶絲的白度,加入過度的增白劑,具體這東東會不會影響蠶絲的纖維,我還沒有研究過,但是農村里自己用的蠶絲是不會加增白劑的。
2、撥:蠶繭煮好后就是手工活了
把蠶繭一個一個撥在手上,摘去蠶蛹和其黑色的褪皮(有的被子上會有小黑點就是這東東沒有摘干凈),在這摘除的過程中總會有一點點蠶絲粘著,這點蠶絲可以用機器來打成絲棉片,也可以加工成被子,這個價格就低了,還有就是我們在選雙宮繭時會把一些次繭(如薄繭)去掉,這些薄繭也可以用機器來打機絲棉片。撥的具體方法:上等的雙宮繭只要在手上撥5個就可以拉成一小塊了。這個過程在干凈的流動水中進行是最好的。
3、開
把這些小片開在固定的模形上(要注意拉均勻),一般用5個小片就可以了,再用脫水機脫干,注意一定要脫得非常干,不然蠶絲會不那么柔軟。曬干!一定要非常干!這就是拉成被子的半成品了。
4、拉(最后的關鍵)
這兩年來采用了4人拉的方式,把“帽子”拉成整張被子大小,前些都是兩人拉的,一條被子要一片片貼合起來,現在有的自己家里還是這樣翻的。拉的時候要注意均勻,這就要請有經驗的師傅了。好了,這樣蠶絲內胎就成形了,在外面套上全棉的脫脂紗套,要密哦,或是全棉高支高密的寬幅棉布套。
手工制蠶絲不采用任何化學藥劑,其工作流程為:取深40米以上的地下清水(不能使用自來水),工人保證在流水的沖洗下,用手工將體型較大的桑蠶蠶繭剝開,取出其中的蠶蛹,以清除雜質、油脂和蠶蛹碎片,然后用專用工具將繭層疏松,再漂洗數遍,再疏松,再漂洗數遍,自然晾曬,最后得出淺珍珠白,淡味的半成品。
優點是:純天然,有彈性,有韌性,拉力好,蠶絲不受損傷,保持蠶絲的有益特征。但成本高,人工費用高,加工慢,產量小。
機器、藥劑制蠶絲加工流程為:將大小不均,質量不齊的桑蠶、柞蠶蠶繭及下腳料倒入機器斗內,機器在提升原料的過程中將蠶繭擠碎,清除掉大約一半的蠶蛹,其余部分進入機器內不斷攪動,變成渾濁的絮狀,然后進入鍋爐腔體,加入各種強堿,柔軟劑、膨松劑、漂白劑等化學藥劑,高溫蒸煮,出腔體后自來水浸泡,然后進烘房高溫快速烘干。
特點是:自來水浸泡不可能完全清除蠶絲內殘留藥物,長期使用能降低人體免疫力。強堿、高溫蒸煮破環了蠶絲的結構,強行膨脹、拉伸后,沒有柔順的感覺,且容易板結,無法恢復。機器攪動繭衣成團,造成結構無序,容易成團,使用期限很短,必須絎縫成被。 優點是加工快,產量大,對原料要求不高,成本低、且可以添加其它纖維漂白整理,普通用戶無法辨別,任意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