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原礦純朱泥壺,收縮比例大,經窯燒時會產生很大的縮收比,縮收比約28%~40%,容易產生皺紋、開裂、變形,成品率很低。而且幾乎不可以做大壺的,做大壺,幾乎是做一個壞一個。行內有“朱泥無大品”之說。
首先觀其色,由于朱泥的泥性軟嫩,應該呈現出色澤紅艷,嬌妍多姿,柔美可愛的視覺效果。如果看起來紅得過于艷麗,多數是泥料內添加了鐵紅粉,購買的時候就要反復考證了。其次聽其聲,以指彈扣,聲音清脆,共振性佳。很多愛好者流傳著這樣一個口訣:“無朱不皺”。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如何來判斷鄒的效果呢?由于朱泥泥性軟嫩,從成型到燒成,收縮率在18%至30%,又因朱泥壺垂直收縮大于橫向收縮,所以朱泥會出現縱向的皺紋,皺紋的大小與朱泥的產地有直接的關系。但是過于夸張的皺紋多數是工藝師在制做過程中為了達到效果加工出來的,不是在泥里面加入了其它成份就是用某種物理方法,這些特殊的效果基本都是皺紋過大,那么我們可以肯定這不是一把真正的朱泥紫砂壺。
好的泥料基本上離不開色澤柔和,質感強烈,層次分明,泡養溫潤這些特點。分辨泥料只有個竅門“多看多學習。”綠泥,黑泥,色澤鮮艷的泥料,這些大多都是化料泥。必須說明的兩點是:捂灰壺略看上去也是黑色的,但它不是化料泥,是古代的一種裝飾工藝。第二點:一廠早期的墨綠泥加了氧化鈷,但卻是非常好的泥料,具有很高的欣賞性,同時價格也非常的昂貴。
問題一:段泥就是團泥。
問題二:朱泥有很多花哨的名字,梨皮朱泥、水紋朱泥、大紅袍、小紅袍、黃朱泥、黑朱泥、紅芯朱泥等等。這些對朱泥的稱謂以前根本就沒有。這些朱泥都是現代對朱泥調配或加工后的產物,有的是純朱泥加入石黃,有的是加鐵紅粉,有的是加化學原料,有的在壺表制作效果,而每一種效果就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也許是為了區別,但這樣很容易讓壺友混淆對朱泥的概念,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如果要把事情簡單化,僅僅需要把朱泥分為幾種:
第一種:原礦朱泥。產于黃龍山的原礦朱泥,不添加任何化料,也不摻合其它泥料進行調配。(本人推薦這種朱泥,首先是健康,其次是泥料特性明顯,較為穩定)
第二種:老朱泥。老朱泥就是經過一段陳腐時間的朱泥,具有原礦朱泥具有的一切特征,區別僅僅在于成壺的觀感略有不同,而不是泡茶會更醇香。關于陳腐的時間有一個合理的期限,并不是越久越好。
第三種:趙莊小紅泥。趙莊小紅泥是以前練泥人對產于趙莊的朱泥的一種稱謂。其特性和原礦朱泥略有區別,區別在于它的收縮率小于原礦朱泥。
第四種:調配朱泥。把一切花哨名字的朱泥歸于此類,等將來對前三種泥料有一定的了解,再來研究這些有這好聽名字的朱泥,這樣會簡單得多。
朱泥的盲區:
1.明清朱泥與現代朱泥的區別
古代的朱泥與現代的朱泥所開采的礦源是一樣的,它們在地殼幾千年才形成,因此一百多年前的朱泥沒理由優于現在開采出來的朱泥。明清朱泥優于現代朱泥的僅是它更具有歷史意義而已。(這個觀點有待本人繼續考證!)
2.無朱不皺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看過明清朱泥我們就會發現這個觀點站不住腳。
3.朱泥是紅中泛黃
這個觀點有對有錯。首先礦源的不同,泥料的陳腐,窯溫的高低不同,成品的顏色就會有區別。朱泥紅中泛黃不一定是真朱泥,沒泛黃不一定是假朱泥。因為許多玩家手頭沒有朱泥的標準器,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每種成色有一把。由于自身知識的缺乏,就會走入憑空想像的誤區,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其實我們只要記住好泥的特征,就不會被這些東西所蒙蔽。
段泥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原礦段泥,老段泥,調配段泥。
老段泥是經過一定陳腐時間的原礦段泥。黃金段,芝麻段這些是調配段泥,例如芝麻段是在本山綠泥里調入紫泥顆粒而成。
調砂泥料主要是為了突出泥料的質感,近年也有很多玩家喜歡,關鍵是看調配的效果如何,喜不喜歡看個人的審美觀。
泥料總體分為三大系,紫泥,紅泥,本山綠泥。一切泥料離不開這三個主系泥料,清水泥屬于紫泥類別,朱泥屬于紅泥類別,而底槽清和段泥是共生礦。
古銅泥是一種比較差的泥料,這種泥養起來不會出效果,一般只用來做擺件,現在好的擺件也不再用古銅泥制作了。
介紹“紅龍皮”和“降坡泥”
簡單的來說紅皮龍是紫泥的一種
降坡泥是產于黃龍山和青龍山之間的泥料,它很適合泡烏龍茶,和朱泥比起來,揚香稍遜色,但韻味更顯著。這種泥料性較“脆”,比較易碎。
這樣理解段泥對嗎?
一、 原礦的是與紫泥或本山綠泥共生的,撿出后可成壺,
二、合成段泥是紫泥和本山綠泥調配的,目前市場主要是此段。
三、段泥有拼砂一說嗎?
四、合成的有很好的段嗎?
一、原礦段泥是本山綠泥中夾雜紫泥顆粒,可以直接成壺。
二、本山綠泥人為加進紫泥顆粒屬于調配段泥,這種泥料顆粒分布規則,層次感遜色于原礦段泥,同時泡養比較難出效果。
三、凡是紫砂泥料都可以調砂。
四、調配段泥一樣有比較昂貴的,好不好玩家的主觀意見很重要。
紫泥、紅泥、本山綠泥是紫砂泥料的代表,底槽清和段泥是共生礦,它們也源于這三種泥料。
手工煉制是古法的煉泥方式,以前是用礦料加清水手工粉碎磨制,而現在的煉泥方式是用真空機粉碎,大大提高了煉泥的效率.合熙堂的朱泥壺是從煉泥到制作到成壺完全用老法來制作,從煉泥到成壺都是人工完成.
朱泥本身含有鐵質,現代的朱泥多吸鐵,不除鐵一樣是為了突顯老款朱泥壺的古樸自然,達到老味的效果.
問怎樣才能看出壺的透氣度
透氣性的問題看來只能先“分析”后“看”了。
紫砂壺除了具有中華民族深刻的文化內涵以外,透氣性是它最重要的特征。紫砂壺在顯微鏡下呈雙重氣孔,因為這樣紫砂壺具有透氣性,用茶水經久泡養的茶器形成溫潤通透,入手可鑒的效果,給紫砂壺披上迷人的色彩。
分析透氣性首先分析泥料,紫泥,清水泥,段泥,底槽清這些泥料制成的壺都具有較好的透氣性。而各種各樣的調配泥料就不一定,這些泥料具體的性能需要玩家自己上手去體會。而朱泥壺由于收縮率很高,因此密度也高,透氣性就比前面提到的幾種原礦泥料差,但也因為這個“缺點”,它是最適合泡輕發酵的鐵觀音還有例如臺灣高山茶等等這些高香氣的茶葉,具有逼香快,揚香高的特點。因此朱泥小壺也一直受到南方茶客的青睞。
不同種類的泥料之間沒有好壞之別
紫泥,清水泥,底槽清這類泥料通屬紫泥類別,它們的特點是適茶性較廣,可以泡多種茶葉。段泥壺用綠茶來泡養,久而久之會有如黃玉一般的溫潤,但是需要的時間較長,用紅茶類來泡養,會顯老味,因為段泥色淺,吸附性強,也有人說用段泥壺泡鐵觀音很清爽可口。朱泥壺最適合的是鐵觀音,朱泥壺密度較高,透氣性相對差,對鐵的揚香很有作用。
收藏壺同一款的壺,大壺增值大還是小壺大?
在一般情況下,有兩把同一工藝師的壺,除了容量一大一小以外,做工,年代,泥料,品相都一模一樣,證書等附件也齊全的話,大壺購買的價格一般來說比小壺高,當然將來升值后大壺的價格還是比小壺高。
但這之中還存在一些因素,假如大壺的存世量是1000把,小壺作者很少制作,存世量僅有100把,那可能小壺的價格會高于大壺。又或者某把小壺是作者某個時間為某事或某人特別制作的,也許價格也會很高。還有等等很多的這類因素。
朱泥壺堪稱紫砂之最, 被諸多紫砂愛好者所津津樂道。朱泥小品更備受臺灣紫砂愛好者鐘愛,成為紫砂收藏和把玩之佳品。但是很多愛好者看朱泥紫砂壺如同霧里看花,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朱泥紫砂,它神秘面紗的背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價格呢?如何選購一把價格合理,貨真價實的朱泥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