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解決古董的問題,古董級的一般指民國以前的,這要研究當時的社會形態,了解當時的工藝狀態以及文化形態
第二要了解紫砂的歷史,紫砂壺并非自古就有,真正成為傳世真品要從明代說起
建議多看看紫砂的書,特別是顧景舟大師的論著,有助于你對紫砂世界的理解。
第一步。色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宜興紫砂色彩豐富,除了比較多的如栗紫以外,還有紅紫,褐紫,黛紫等等,其他地方的所謂紫泥燒出來的成品顏色單一,一般均呈澄色,細看有一種黃泥在內的感覺,宜興紫砂壺除了大量的以紫紅色為主外還有綠,黃,黑等等顏色,可以說色無相類,品無相同,非宜興紫砂的顏色單一無變。第二步。紫砂除了其材質以外,品類,品相,品格很重要,宜興紫砂從明代開始至今經歷了五六百年的發展歷史,已達到了相當高的境地,那里有一大批技藝優秀的制壺藝人,憑借深厚的功力,超群的技巧,制作出一把把紫砂壺,可以說已經達到非常嫻熟的地步,一般人只要將宜興壺與非宜興壺放在一起就可以分出高低了,非宜興的壺造型比較呆板,生硬,因為非手工制作,對線條,塊面等等的比例,細節步注重,因此看起來比較陋俗。第三步。觸摸,拿起一把紫砂壺,除了觀,審以外就是用手去摸,有時要將壺靠在臉上親,因為宜興紫砂土內含相當比例的砂質,非宜興紫砂土做的壺,看起來光滑,實質上抓在手里的手感是澀膩的,宜興壺摸上去手感舒適,與肌膚接觸溫馴。第四步。聽聲音,宜興紫砂經人工制作,泥呸經過多次捶擊,鎮壓,再由制作者多道工序,其上面的手指印紋可謂上千萬次,燒成后敲擊的聲音比較清脆,非宜興壺成型時只是經過泥漿從轉盤中旋出,或從模型中做出來,泥料未經擠壓也沒經過藝人用手推,捏,摸,順,刮等等手工工藝,因此缺少情韻,敲起來聲音會發悶。第五步。看內部。宜興手工壺,壺經過多道工序已經很難看出手工痕跡,但再壺內仔細觀察觸摸都可以看出來因痕來,例如嘴與壺身銜接處,是手工粘上去的,在交換之處總有一點痕露顯示出來,因為制壺者很難將壺的內身修整的很光滑,再說也沒有必要去處理的很平整。
了解紫砂的歷史,紫砂壺并非自古就有,真正成為傳世真品要從明代說起
建議多看看紫砂的書,特別是顧景舟大師的論著,有助于你對紫砂世界的理解。
1、僅憑外觀容易上當。經近年來由于古壺行情看好,不少壺商利欲熏心,找來一些宜興藝工,將新壺外觀處理得跟古壺沒兩樣,面對這些[假古壺],唯有從時代背景特色、造型、落款習慣等方面,仔細辨認,若光從外觀,百分之百會受騙。
2、不同時代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
紫砂壺從草創的明代正德年開始到清末,時間長達四百余年,前后出現不少制壺名家。同時,隨時代的演變,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作品特色。
例如,明代制壺只重型制、質地,作品概為素色無彩。因此,只要壺身加上色彩(據傳壺身加彩始自清雍正時代),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壺。其次,陳鳴遠首開[壺蓋內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壺蓋內用印的真古壺,保證是陳鳴遠(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
又如清道光年間,名家朱堅首創金屬(錫)包壺,并用玉石制作壺嘴、壺把。故如果壺身上鑲有錫或包銅時,即表示此壺必然是道光以后的作品。
3、根據出水孔數辨識。所謂出水孔是指壺內通壺嘴的孔。出水孔數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為斷定該壺是否為古壺的資料之一。
據筆者所知,民國以前的紫砂壺,不論大小,出水孔都是單一孔(近年來則不一定),大、中型壺為防止茶葉堵住出水口,影響出水,故大都改采多孔狀。
4、從壺身情形辨識。另一個辨識古壺的方法是,根據壺身的情形來斷定。如群所周知,明代的紫砂壺,頂多只在壺底落款,壺身大抵保持素面無物。到了明末(天啟、崇禎年)的名家陳用卿,才開始以草書在壺身上落款。
現在我們常常可看到壺身上刻詩書的壺。其實,在壺身上刻詩書,是清代陳曼生所創,后代名家效法延用。
根據以上兩點可得到一個結論,即壺身上刻有詩文繪畫的古壺,絕對是陳曼生時代以后所制。
5、從落款的甲子年辨識真偽。或許一般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一點,但這卻是辨識作品真偽的一項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