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定窯白瓷鑒定方法及技巧 一、要有玉質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質效應,以有玉質感的為上品,特別是作為宮廷燒造的瓷品,更是必須要燒出玉質感來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無論是白定,還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無玉質感?真品應是釉水瑩潤,富有靈動之氣,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燒造溫度等不易掌握,很難燒出玉質感來。一般都是氣韻呆滯、釉色蒼白,無玉質感可言。個別能燒出玉質感來,但常見色彩顯新,有火爆之感。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窯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妝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為白中閃黃,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謂的“象牙白”色。少數質差的釉為白中微閃灰黃。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狀,因為施釉較薄,所以薄處能隱約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處可見積釉呈淺淺的黃綠色。積釉處氣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這也是一個鑒識時要注意的要點。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窯特定的燒成氣氛,故難以燒出“象牙白”的釉色來。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黃,在器物折腰處也難見淺黃綠色。 三、要見“竹絲刷痕”。定窯的制胎工藝中,在胎半干之時,有用竹絲刷子旋修這一道工藝,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絲刷痕”。定窯因為施釉較薄,燒成后,在釉薄處透過釉面就隱約可見竹絲修胎所留下的刷痕。這是定窯瓷的一個基本特征之一,在鑒識時必須特別留意。仿品中常不見這種“竹絲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夠自然,據此可以鑒別。 四、釉面常見“蠟淚痕”。這種“淚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勻,入燒時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蠟淚狀凸起,球面下部呈淺水綠色。這種“淚痕”只出現在盤碗的外部。有否“淚痕”也成 為鑒識是否北定的一個基本特征。當然,不是每一個定窯瓷都有“淚痕”,但有“淚痕”比沒有“淚痕”的要容易確認。一般的仿品是較難做出這種“淚痕”來的。
不同時代,不同窯口或窯系燒制的瓷器,大體符合器形演變的規律。琢器類的瓶、壺、罐由低矮向挺拔發展,如雞頭壺:西晉時小頭短頸、鼓腹平底;東晉則雞冠、壺身加高,頸部加長,出現雞尾形執柄;南朝冠與身更高,頸部較前更長,執柄高過壺口;隋代則雞首昂起,挺胸作打鳴狀,身更瘦長,柄端有龍形貼飾。圓器類碗、碟、盤的足部,由實餅向假圈足、再向經過摳旋的圈足演變。因此,分析瓷器器足的高、 低、 深、淺、撇、斂、施釉情況,掌握器形的演變規律,是瓷器鑒定的重要依據。
裝燒方法不同,瓷器上留下的痕跡明顯不同,如汝窯瓷因底部滿釉支燒,留下細小的芝麻掙釘痕;定窯碗、碟因覆燒而芒口;疊燒的瓷器,則內底有支墊痕及刮釉澀圈。裝燒方法留下的痕跡,是瓷器鑒定時不可忽略的佐證。 瓷釉的色也是由單一逐漸發展成多色的,如汝、官、哥釉出現的“魚子”、“百圾碎”、“金絲鐵線”;鈞釉的 “蚯蚓走泥”。 瓷釉產生的窯變如鈞窯的玫瑰斑、黑釉出現的“曜變”、“兔毫”、“油滴”等,鑒定時則須了解其成因,觀察其特點。
瓷彩主要為釉上釉下兩種。釉上彩,如三彩、五彩、琺瑯彩、粉彩;釉下彩如褐彩、青花、釉里紅。斗彩為釉上下彩的結合。要掌握彩的出現和演變,了解不同時代的特點。以青花為例,因鈷料產地不同,青花呈色出現差異,元代到明初永樂、宣德間,主要用進口鈷料“蘇泥勃青”,青花呈色靛藍,出現的鐵銹斑痕和暈散現象,后世最難仿學。明成化時用樂平陂塘青料,青花顏色淡雅柔和。正德時用瑞州石子青料,青花藍中泛灰。嘉靖萬歷年間,將瑞州石子青與云南回青料配合使用,青花呈色深濃,藍中泛紫。清康熙時,使用淘煉極為純凈的云南珠明料,青花純藍幽菁,能分出許多濃淡色階,被譽為“青花五彩”。了解釉彩出現的時間和發展變化以及其物理化學機理,是鑒定工作不可少的內容。 明以前瓷器,極少數有銘記與款識。明以后出現常見的紀年款、家堂款、吉語佳言款等款識,書款位置多在器底或器口沿。明代紀年款有“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的特點。鑒定瓷器,銘紀與款識是重要的依憑,明清瓷更是如此。
唐代的定窯白瓷具有與邢窯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盤、托盤、注壺、盆、三足爐和玩具
等。造型與五代時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豐肩,平底,底加圓餅狀實足,有的為玉璧底。唐代定窯白瓷大多與當時邢窯白瓷相似,胎骨斷面較細,胎色潔白,另有一類胎骨比較厚實,斷面比較粗,但燒結較好。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質地隨器物的不同而異。施在胎體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處多呈青綠色,釉面有開片。胎質細膩者,胎色潔白,則施白釉,釉質很細,表面釉光瑩潤。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