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漆刷漆的工藝流程
(1)、刷漆:
用人工用刷子將油漆涂裝在物體表面稱為刷漆。其特點是:節省油漆、工具簡裝、施用方便、易于掌握,靈活性強。缺點是:勞動強度大,生產率低。對于快干性的油漆適用性差,若操作不熟練,漆膜易產生裂痕,流掛和不均勻等缺陷。刷漆前必須將漆攪拌均勻(以防在存放期中顏料沉淀),并調到適當粘度,一般以經驗判斷:即用毛刷沾漆提起后,每分針自然流滴30-50滴/分為宜。少沾多刷,從上而下,從左至右、先里后外,先斜后直、先難后易、縱橫涂刷。最后一遍涂刷時還應注意:對于垂直的表面應由上而下進行;對于水平表面應按光線照射方向進行。
(2)、噴漆
用專用噴漆槍作為工具,以壓縮空氣為送漆汽流,將油漆從噴槍的噴咀中噴成均勻霧狀液體,均勻分散沉積在物體表面稱為噴漆。噴漆的特點是:漆膜薄而均勻、光滑平整,各種部位都能噴到,不出死角,施工效率高,比刷漆提高工效5-10倍,適用于大面積的表面及人工不易涂刷的死角畸型表面。缺點是:需具備噴漆的專用設備、油漆利用率低、污染嚴重。噴漆施工的質量主要取決于操作者的技術熟練程度,油漆粘度、工作氣壓、噴槍與物體的距離。噴漆時使用油漆的粘度要根據油漆的種類、工作氣壓、環境溫度來靈活掌握。一般應控制在15-35滴/分鐘;工作氣壓為3-6kg/cm2 ;噴槍與物體表面的距離一般約250-400mm為宜;噴出的漆流方向應盡量垂直于物體表面約在10-12米/分鐘勻速運槍為好。
1、白茬表面處理:需油飾的木作表面(飾面板封過一遍底漆)如有灰塵、污跡、膠漬、鉛筆道等必須進行處理,汽釘帽露在表面的要將其沖進木作表面1—2㎜。 2、 刷底漆:刷底漆時應注意調配好底漆濃度。涂刷時順木紋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均勻涂刷二遍,涂刷時避免堆油流掛,底漆要求刷四遍以上(不含封底漆)。 3、堵膩子:底漆刷過一遍后便可對汽釘眼、拼縫等進行堵膩子,膩子的調制是根據飾面板色調由立德粉、水質顏料加水攪拌而成,打膩子時要求膩子涂抹飽 滿并突出木作表面,作為干燥收縮砂磨的余量。 4砂光打磨:待膩子干燥后,用360號水磨砂紙進行砂光打磨,操作時應用力均勻,不得磨透露底,陽角處要特別注意,如有磨透露底時,應及時調色修補。最后噴面漆就好啦。
木工檢砂→油工檢砂→檢修→擦色→檢修→底油涂裝→油磨→ 檢修→修色→檢修→面油涂裝→包裝。
一、家具檢砂
檢砂是整個油漆品質的前奏,檢砂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件產品的質量問題,也是油漆車間不可缺少的工序之一。對產品檢砂之前需對產品的上一道工序進行檢驗,對紋理比較深、有小缺角或局部有小掉皮的地方進行刮灰處理,然后用平板砂光機對有平面的產品用240#砂紙進行研磨,有些產品局部不能用機器操作的可用手或自制工具進行研磨。研磨完畢后再用400#的砂紙進行二次研磨,直到達到符合本工序的質量驗收標準為止。
二、家具擦色
擦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顯示出材質的紋理、質感,能夠適當的糾正材質的色差,提高修色效率。擦色的過程中需要操作工能夠準確的分辨出不同的色差,如有大的色差需要重新上色或調色,直到顏色相匹配為止。但要注意的是每件產品在擦色的過程中必須要徹底的把浮色擦拭干凈,以免引起產品之間的色差。
三、家具底油涂裝
噴涂底油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家具漆膜的厚度,提高下道工序操作中的平整度。通常在家具行業以全封閉式最為廣泛,全封閉式的正常為噴涂底油三次,但每一次都需要下道工序來研磨。從油漆的調配到噴涂的質量要求都是很高的,作業過程中一般的對第一次的涂層要求不是太厚,但后面的涂層要隨隨次數增加噴涂的遍數,每一次都要做到噴涂均勻,不能出現流掛現象。
四、家具油磨
油磨的質量要求是很高的,油磨出來的效果直接影響下幾道工序的質量,油磨也是在家具油漆制作過程中出現問題最多的工序。
五、家具修色
修色對產品的最大作用就是使每一件產品的顏色都一致,對平面作業產品(如臺面、門面等)一般噴涂四遍為宜。側面與正面的顏色要求要一致,對立面作業產品(如餐椅、柜體)首先要對不容易噴涂到的地方先噴涂一遍,對結合部位要做好收槍范圍,不能出現色差。每件產品噴涂作業完畢后需進行色板比較,顏色一致后方可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