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料施藝 因料施藝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藝。玉雕為工藝創作,無定形。玉雕需想象,并注于玉石之上,無涂改性。每部作品均需從料性、顏色、形狀等出發,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尤其在人物、花鳥、花卉、動物創作中更是因料設計,獨辟蹊徑。玉雕工藝悠久,其因料施藝之工藝日臻合理。歷史上只以小件為主,制品單一,數量有限。隨著工藝的進步,技藝的提高,因料施藝的技能越來越高,作品更豐富多彩。其玉雕形狀、作品大小、色彩合理利用等均為因料施藝而獲得最佳的效果。 二、剜臟去綹 臟、綹是玉器制品中之大忌。剜臟即把玉中的雜質去掉,使玉更純潔、明亮。玉雕大件難以找到通體皆無一雜質的玉料,要盡其所能剜臟,余其形狀,根據其特征設計作品,最大限度地用料。在作品的制作過程中,玉體或再次或多次顯露雜質,或黑色或白點或米粒狀雜質等,尤其是在正面的主要部位,這是設計人員最難處理的問題,均要盡力處理掉或“遮住”。玉制作品很多因剜臟而改變作品的原定結構,既去掉臟斑又使其結構造型趨于合理,煞費玉雕者之苦心。 去綹。綹即玉中之自然裂紋,沒有一定形狀、方向和規律。綹的成因受自然力沖擊、受冷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綹的種類有斷裂紋、破碎紋、龜背紋、炸心紋、炸驚紋等。玉的加工在選料和雕琢中首先要注重紋綹的處理,或順綹鋸玉或躲綹。去綹后根據料形進行設計。在設計后的雕琢中,亦多有再次出現紋綹,曰“紋線”、“水線”。需設計和做工者苦思冥想使其去綹改形,受到意外之效。玉雕作品無定型,剜臟去綹,雖去不利,卻有“因禍得福”另有創意之效。 三、化瑕為瑜 瑕本為玉中之忌,然玉中難求晶瑩剔透之碧玉,尤其在開采百年后,珍惜玉石資源、充分利用玉料,早已被玉雕專家們注意,形成“化瑕為瑜”的雕琢工藝特點。化瑕為瑜所創作的作品不但不影響作品,更使作品形象生動,增加逼真之感,達到普通玉料所達不到的效果。 四、廢料巧用 廢料巧用其目的為珍惜玉料資源,降低作品成本,創造出與成品料同等價值或高出成品玉料價值的玉雕工藝品,尤其在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玉資源,“廢料巧用”更是難能可貴。 五、俏色巧用 俏色巧用為玉雕琢工藝的一大特點,為玉雕界普遍應用。玉色以綠色為主,兼備黃、黑、紅、白等色。有湖水綠、蘋果綠、草綠及綠白等色。有的玉為雜色玉,紅、黃、墨、綠諸色聚于一體,色彩斑斕,河磨玉玉色為墨綠,外包褐黃色之玉皮。玉料豐富的顏色和玉質為制作中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亦使玉制品精美、形象、生動逼真,給人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感覺,而使世人更加真愛。
1:選擇材料。玉石有很多種,你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就材取題”,根據毛玉料的特征來設計做什么,我個人認為這是玉雕中最為關鍵的,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就一定有一個很好的設計主題,建議你去多看看大師的作品。玉石是死的,怎么去賦予它的生命,首先看你的構思。很多傳統的圖案寓意非常深刻。不可急于動手,“意在筆先,胸有成竹”想清楚后才下料,玉雕是減法,不像畫畫,可以改。2:繪圖,把你設計好的圖案畫到材料上,熟練的話可以省略。做到線條精細,嚴謹。其實這一步還要注意設計時要避開臟色,裂紋,俏色要利用起來,要將手中的材料發揮到最好。
3:打粗胚。就是下料了,打粗胚要善于留,玉雕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打胚要比做出來的效果要大。
4:精細刻畫。在粗胚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使作品精細。這一步時要細心加耐心,千萬急不得!
5:打磨拋光。作品做完了,就要用打磨的鉆頭把作品打磨平整,一定要沿著作品的邊緣磨。最后拋光,是最后一道工序,直到發亮。拋光也是非常重要的。玉雕分為圓雕,淺浮雕,半浮雕,深浮雕,薄意,線刻,鏤空雕等。其實玉雕的理論很多,你說操作的大概就是這些了。玉雕的工具你可以去上網找一下。
你好,大型玉雕的工藝特點個人了解如下:
具象題材,抽象運用。吉祥圖案中的主要題材均直接或間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器皿、用具、玉等。這些具象的事物,吉祥圖案在造型中不受具體形象的限制,往往服從視覺上的快感,而突破平凡的樊籠,體現出抽象形式的藝術美感。
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