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雷鋒 要搞清出公攤多少,首先要明白購房過程中常涉及的幾個面積概念。 建筑面積: 住宅的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外墻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計算多、高層住宅的建筑面積,則是各層建筑面積之和。建筑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墻體柱體占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房屋總價就是根據建筑面積來計算的,通常樓書或其他宣傳冊上所標注的面積也是這個) 實用面積: 它是“建筑面積”扣除公共分攤面積后的余額。 套內面積: 俗稱“地磚面積”或套內建筑面積。它是在實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墻體等占用空間的建筑物后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要得就是套內面積,即得房率) 有了以上幾個面積指數,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公攤系數和公攤率。 公攤系數=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率=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建筑面積 由于分攤面積是一定的,套內面積肯定小于建筑面積,所以,對同一主體而言,公攤系數是肯定大于公攤率的。 當心售樓人員用公攤率的數據盜換公攤系數的概念,這樣一來可以使人感覺公攤較小,二來無法準確算出實際分攤的面積。 據目前房地產市場上的操作經驗,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7%-20%之間;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
公攤率是指總公攤面積在總建筑面積之中所占的比率 公攤率主要用于計算在住宅小區之中公用建筑設施(配電房、樓道、電梯井、公用通道、消防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在小區總建筑面積之中所占比例。
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對于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臺,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公攤率=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建筑面積,即公攤率是指總公攤面積在總建筑面積之中所占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