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木是屬于高檔木材,雕刻也分好幾種,有手工的、機械雕刻,還要看木材的體量多大和雕刻怎樣類型的的題材,雕刻一般要順著紋理。
一、內涵要深遠。
二、雕工要準確。
三、布局要合理。
四、刀法要嫻熟。
五、立體感要恰當。
六、打磨要徹底。
七、最后,材質要名貴。
希望您采納謝謝
一、內涵要深遠
好的題材不但蘊含了藝術家本身的思想和創造,更多的是給予我們深刻的思考,或者祈福我們追求的夢想。所以,一件立志深遠,題材新穎的雕刻作品,對我們的影響是無法用價值來衡量的。
二、雕工要準確。
雕工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作品的價值。而好的布局則是雕刻的先天基礎,如果比例失衡,布局雜亂,即使后天再多的加以描繪和裝飾,也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古希臘大哲畢達哥拉斯,他提出的黃金分割律,比例為0.168的影響最為深遠。即以肚臍為分割點,上半身與下半身之比應為0.168,大約是5:8。只有遵循一定的比例,所雕刻出來的作品,才會給人和諧、協調之美。
四、刀法要嫻熟。
刀口”要清爽。 “刀口”必須干凈,線條流暢清晰,絕不拖泥帶水、混糊不清。“刀口”是否清晰是反映雕刻水平的重要依據。
五、立體感要恰當。
六、打磨要徹底。
七、最后,材質要名貴。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好的雕刻都應有以下幾個特征:1、底子(浮雕的底平面)清得干凈。2、造型輪廓清晰、流暢,根腳干凈,這是指造型與底子接壤處不拖泥帶水,干凈利落。大致來講,主要用紅木工、紫檀工(乾隆工)、黃花梨工來評價一件產品的雕工。紅木工:清中期以后才大量使用紅木,不少紅木老木器上出現的雕工橫豎線條往往不夠直,粗細略顯不勻,圓線不夠圓順,底子不太平整,輪廓有走神的,該凸的沒凸夠,該凹的沒到位。大家稱這種雕工為“紅木工”。紫檀工(乾隆工):乾隆朝從上到下全社會對追求至工至美的心勁兒極高,社會審美評價體系徹底更新,要求一絲不茍。紫檀工(多表現在紫檀木上)一改以往所有細精方面的不足,使人精神為之一振。因為挑不出一點刀法、造型上的差錯與不足,令人不禁懷疑那不是手工所為,是用模具鑄造出來的。紫檀工是極為精湛的工藝而非藝術,因為它以嚴苛的規范操作使工匠在雕刻過程中不出任何差錯,使雕刻作品達到相當完美的境界。黃花梨工:清早期以前的黃花梨木器上的雕工精細程度與紅木工相似,但黃花梨工顯得生動活潑有靈氣。有人說黃花梨工是工匠不在木頭上邊打圖樣直接下刀雕刻,但紫檀工必須打樣,不然的話,器物上的造型不會如此對稱且不走樣。通過對比才感悟到紫檀工的裝飾意義大,黃花梨工則是裝飾加廣闊的意境。這可以提醒我們在觀賞雕工時除了看刀法是否細膩之外,還看我們能否有所聯想,是否還能有除工細之外其它的情感反映,例如:活潑、生機、枯寒、熱烈、樸拙等。
檀香,佛家謂之“栴檀”,素有“香料之王”、“綠色黃金”的美譽。它取自檀香科喬木檀香樹的木質心材(或其樹脂),愈近樹心與根部的材質愈好。常制成木粉、木條、木塊等或提煉成檀香精油。 用檀香制香歷來被奉為珍品,不過,檀香單獨熏燒,氣味不佳;但若能與其他香料巧妙搭配起來,則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佛家對檀香更是推崇備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稱為“檀林”,“旃檀之林”。佛家習稱檀香為“栴檀”,意思是“與樂”,“給人愉悅”。如《慧琳音義》所記:“栴檀,此云與樂,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皆是除疾身安之樂,故名與樂也。”“赤檀”即“紫檀”,紫檀木剛采伐下來的時候,心材呈鮮紅或橘紅,久露在外才慢慢變為紫紅,所以紫檀也被稱為赤檀。佛經中多見的“牛頭旃檀”,則是指北俱蘆洲的秣刺耶牛頭山所出產的一種品質最優的白檀。
所以說他的講究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