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觀察瓷器的造型,主要看器口、腹、底、柄、耳、頸、流、系、足,以至器物的內壁,還要測量器體部位,熟記器物的大小和重量以及器壁的厚薄等,這樣更有利于鑒定。如永樂青花“壓手杯”的尺寸,口徑是9.1cm,高是7.5C。
清琺瑯彩瓷器的價位一直看好,尤其是康雍乾三代的琺瑯彩,比如一只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以1億5千萬港元的“天價”成交,創下清瓷在國際拍賣史上的最高紀錄。并且目前的價位還在走高
一、要明察秋毫潛心研究,戒粗心大意不加思索。鑒定古陶瓷主要是辨真偽、斷年代、說窯口、評價值。只要聚精會神,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潛心研究規律特點,認真全面系統地思考總結,形成自己對古陶瓷特有認識,就一定能夠較好地鑒定古陶瓷
鑒定清代瓷器方法如下: 1、胎色。元民鈞瓷胎色由斷面觀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據文獻記載及本人手頭的實物資料表明,河南禹縣鈞臺一帶的窯口溫度高燒制的鈞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縣鶴壁等
胎質厚薄適中,一些圓形器皿的胎質則隨瓷器的不同部位的轉折而有厚有薄。康熙時期的瓷器胎質細密堅韌,所以瓷器瓷胎較厚重。 雍正時期 的瓷器則胎質細膩、潤澤、輕薄,白度高。道光時期以后的瓷器則胎體質地疏松,胎體笨重。此外清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