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絲要看你公的是粗牙還是細牙,有不同的標準。像M6螺距是0.8就屬于細牙了,一般常用的M6螺紋螺距是1MM的,鑄鐵攻絲要鉆5.0的孔,鋼件有塑性變形,一般要鉆5.1或5.1的孔。
通常美制或英制螺紋不會直接標出螺距,而是標出每英寸多少牙,例如:1/4-20,20就表示每英寸20牙,那么其螺距應為:25.4/20=1.27mm。
螺紋是機械零件連接最常見的方法,而絲錐又是加工內螺紋最常用的工具。正確地選用絲錐加工內螺紋,可以保證螺紋連接的質量,提高絲錐的使用壽命。 選擇絲錐公差帶 國產機用絲錐都標志中徑公差帶代號:H1、H2、H3分別表示公差帶不同的位置,但公差值是相等的。手用絲錐的公差帶代號為H4,公差值、螺距及角度誤差比機用絲錐大,材質、熱處理、生產工藝也不如機用絲錐。H4按規定可以不標志。絲錐中徑公差帶所能加工的內螺紋公差帶等級如下: 絲錐公差帶代號 適用內螺紋公差帶等級H1 4H、5HH2 5G、6H H3 6G、7H、7GH4 6H、7H有些企業使用進口絲錐,德國制造商常標志為ISO1 4H、ISO2 6H、ISO3 6G(國際標準ISO1-3與國家標準H1-3是等同的),這樣就把絲錐公差帶代號及可加工的內螺紋公差帶都標上了。 選擇螺紋的制式目前常見的普通螺紋有三種制式:公制,英制,統一制(也稱美制)。公制是以毫米為單位,齒形角60度的螺紋。例如:M8X1-6H表示直徑8毫米的公制細牙螺紋,螺距1毫米,6H的內螺紋公差帶。英制是以英寸為單位,齒形角55度的螺紋。例如:BSW 1/4-20表示直徑1/4英寸,粗牙螺距每英寸20牙,這種螺紋目前已很少使用。另統一制是以英寸為單位,齒形角60度的螺紋。直徑小于1/4英寸,常用編號表示,由0號至12號分別表示0.06英寸至1/4英寸的直徑規格。美國目前主要使用的仍是統一制螺紋。 選擇絲錐的種類我們經常使用的是:直槽絲錐、螺旋槽絲錐、螺尖絲錐、擠壓絲錐,其性能各有所長。
圖1、直槽、擠壓、螺尖、螺旋槽絲錐直槽絲錐見(圖1左一),它通用性最強,通孔或不通孔、有色金屬或黑色金屬均可加工,價格也最便宜。但是針對性也較差,什么都可做,什么都不是做得最好。切削錐部分可以有2、4、6牙,短錐用于不通孔,長錐用于通孔。只要底孔足夠深,就應盡量選用切削錐長一些的,這樣分擔切削負荷的齒多一些,使用壽命也長一些。螺旋槽絲錐(圖1右一、二)比較適合加工不通孔螺紋,加工時切屑向后排出,見圖1。由于螺旋角的緣故,絲錐實際切削前角會隨螺旋角增大而加大。經驗告訴我們:加工黑色金屬的,螺旋角選的小一點,一般在30度左右,保證螺旋齒的強度。加工有色金屬的,螺旋角選的大一點,可在45度左右,切削鋒利一些。螺尖絲錐(圖1中)加工螺紋時切屑向前排出。它的芯部尺寸設計比較大,強度較好,可承受較大的切削力。加工有色金屬、不銹鋼、黑色金屬效果都很好,通孔螺紋應優先采用螺尖絲錐。 特殊的絲錐有一些特殊的絲錐,如跳牙絲錐。它間隔去掉一個齒,與工件之間的壓力及摩檫力較小,加工薄壁件內螺紋,不會造成薄壁件變形。其它還有內容屑絲錐,中間開有容屑孔,專門加工幾十到幾百毫米的大直徑內螺紋。 圖2、新型內螺紋刀具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數控加工中心使用的一種內螺紋刀具,它集倒角、鉆孔、螺紋加工于一體,見圖2。利用機床螺旋插補,刀具的前端刃可以鉆孔、倒角,側面的齒可以銑內螺紋。一把刀具可以加工螺距相同,直徑不同的螺孔。擴大了刀具的使用范圍,減少了刀具的數量,也大大減少了加工中心的換刀次數。擠壓絲錐(圖1左二)比較適合加工有色金屬,與上述切削絲錐工作原理不同,它是對金屬進行擠壓,使之塑形變形,形成內螺紋的。擠壓成形的內螺紋金屬纖維是連續的,抗拉,抗剪強度教高,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也教好,不過擠壓絲錐底孔要求較高:過大,基礎金屬量少,造成內螺紋小徑過大, 強度不夠。過小,封閉擠壓的金屬無處可去,造成絲錐折斷。計算式為:底孔直徑=內螺紋公稱直徑-0.5螺距。有個廠家原先使用直槽絲錐加工銅材電器元件,經常發生“螺紋爛牙”、“絲錐粘牙”等現象。螺孔又大多為M3-M6,銅屑粘在小孔內很難清洗干凈。零件裝配后,常有銅屑掉出,造成短路,成為一大難題。接受建議,改用擠壓絲錐后,一切迎刃而解。提高絲錐壽命4倍以上,降低生產成本50%,更重要的是無屑加工,保證了電器元件的安全性。 1、概述 絲錐是加工各種中、小尺寸內螺紋的刀具,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既可手工操作,也可以在機床上工作,在生產中應用得非常廣泛。對于小尺寸的內螺紋來說,絲維幾乎是唯一的加工刀具。2、絲錐的分類絲維的種類有:手用絲維、機用絲錐、螺母絲錐、擠壓絲錐等。 3、絲錐的結構 盡管絲錐的種類很多,但它的結構基本上是相同的。工作部分是由切削部分和校準部分組成。切削部分齒形是不完整的,后一刀齒比前一刀齒高,當絲錐作螺旋運動時,每一個刀齒都切下一層金屬,絲錐主要的切屑工作是由切削部分擔負。校準部分的齒形是完整的,它主要用來校準及修光螺紋廓形,并起導向作用。柄部是用來傳遞扭矩的,其結構形式則視絲錐的用途及規格大小而定。 在機械加工中,經常會遇到用普通絲錐攻螺紋,所謂的攻螺紋就是用絲錐加工內螺紋。它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內螺紋加工方法,對于小尺寸的內螺紋,攻螺紋幾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根據幾年來的工作經驗,在螺紋加工中,對攻螺紋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攻螺紋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和原因、解決的方法以及取出折斷絲錐的常用方法等進行總結。 普通絲錐手動攻螺紋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目前,在機械加工中,手動攻螺紋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因為在實際生產中,經常碰到有些螺紋孔由于所在位置或零件形狀的限制,不適用于機攻螺紋,所以必須采用手動攻螺紋,同時小螺紋孔直徑較小,絲錐的強度較低,機攻螺紋時容易折斷,一般也常用手動攻螺紋。但是手動攻螺紋確實也存在不少問題,所以我們只有采取正確的攻螺紋方法,才能保證手動攻螺紋的加工質量。 被加工的工件裝夾要正,一般情況下,應將工件需要攻螺紋的一面,置于水平或垂直的位置。這樣在攻螺紋時,就能比較容易地判斷和保持絲錐垂直于工件螺紋基面的方向。 在開始攻螺紋時,盡量把絲錐放正,然后用一手壓住絲錐的軸線方向,用另一手輕輕轉動鉸杠。當絲錐旋轉1~2圈后,從正面或側面觀察絲錐是否和工件的螺紋基面垂直,必要時可用直角尺進行校正,一般在攻進3~4圈螺紋后,絲錐的方向就基本確定。如果開始攻螺紋不正,可將絲錐旋出,用二錐加以糾正,然后再用頭錐攻螺紋,當絲錐的切削部分全部進入工件時就不再需要施加軸向力,靠螺紋自然旋進即可。 攻螺紋時,每次旋轉鉸杠,絲錐的旋進不應太多,一般以每次旋進1/2~1轉為宜,M5以下的絲錐一次旋進不得大于1/2轉;手攻細牙螺紋或精度要求較高的螺紋時,每次的進給量還要適當減少;攻削鑄鐵比攻削鋼材時的速度可以適當快一些,每次旋進后,再倒轉約為旋進的1/2的行程;攻削較深的螺紋時,回轉的行程還要大一些,并需往復擰轉幾次,可折斷切屑,利于排屑,減少切削刃粘屑現象,以保持鋒利的刃口;同時使切削液順利地進入切削部位,起到冷卻潤滑作用。 轉動鉸杠時,操作者的兩手用力要平衡,切忌用力過猛和左右晃動,否則容易將螺紋牙型撕裂和導致螺紋孔擴大及出現錐度。 攻螺紋時,如感到很費力時,切不可強行攻螺紋,應將絲錐倒轉,使切屑排除,或用二錐攻削幾圈,以減輕頭錐切削部分的負荷,然后再用頭錐繼續攻螺紋仍然很吃力或斷續發出“咯、咯”的聲音,則切削不正常或絲錐磨損,應立即停止攻螺紋,查找原因,否則絲錐有折斷的可能。 攻削不通的螺紋時,當末錐共完,用鉸杠帶動絲錐倒旋松動后,應用手將絲錐旋出,不宜用鉸杠旋出絲錐,尤其不能用一只手快速撥動鉸杠來旋出絲錐,因為攻完的螺紋孔和絲錐的配合較松,而鉸杠又重,若用鉸杠旋出絲錐,容易產生搖擺和震動,從而破壞了螺紋的表面粗糙度。攻削通孔螺紋時,絲錐的校準部分盡量不要全部出頭,以免擴大或損壞最后的幾扣螺紋。 用成組絲錐攻螺紋時,在頭錐攻完后,應先用手將而錐或三錐旋進螺紋孔內,一直到旋不動時,才能使用鉸杠操作,防止對不準前一絲錐攻的螺紋而產生亂扣的現象。攻削不通的螺孔時,要經常把絲錐退出,將切屑清除,以保證螺紋孔的有效長度。攻削M3以下的螺紋孔時,如果是小工件,可用一只手拿著帶絲錐的鉸杠或特制的短柄鉸杠進行攻螺紋,這樣可避免強力攻削,防止絲錐折斷。 由于手動攻螺紋效率較低并且質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不適用于批量生產,所以在實際大批量生產中,主要是采用機攻螺紋。以保證工件攻螺紋的質量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但是在采用機攻螺紋過程中,也必須正確地使用機器和工具,如果不能正確地使用機器和工具,也將影響工件上螺紋孔的加工質量。 鉆床主軸的徑向跳動,一般應調整在0.05mm以內,如果攻削螺紋孔的精度較高時,主軸的徑向跳動不應大于0.02mm,裝夾工件的夾具定位支承面與鉆床主軸中心或絲錐中心的垂直度誤差應不大于0.05/100,工件的螺紋底孔與絲錐的同軸度一般應不大于0.05mm。 當絲錐即將攻完螺紋時,進刀要輕,要慢。以防止絲錐前端與工件的螺紋底孔深度產生干涉撞擊,損壞絲錐。 當攻不通的螺紋孔或螺紋孔的深度較深時,應采用攻螺紋安全夾頭,安全夾頭能承受的攻螺紋切削力,必須按照絲錐的大小來進行調節,攻螺紋切削力應調整合適,以免斷錐或攻不進去。 在絲錐切削部分長度的攻削行程內,應在鉆床進刀手柄上旋加均勻合適的壓力,以協助絲錐進入底孔內,這樣可避免由于靠開始幾扣不完整的螺紋向下去拉主軸時,將螺紋刮爛,當校準部分進入工件時,可靠螺紋自然的旋進進行攻螺紋,以免將牙型切瘦。 攻螺紋的切削速度非常重要,主要根據切削材料、絲錐的中徑、螺距、螺紋孔的深度等精度,以及實際現場加工結果如何而定。一般當螺紋孔深度在10~30mm以內,工件為下列材料時,其切削速度大致如下:鋼材v=6~15m/min。調質后的鋼材或較硬的鋼材v=5~10m/min,不銹鋼v=2~7m/min,鑄鐵v=8~10m/min,在同樣條件下,絲錐直徑小取相對高速、絲錐直徑大取相對低速,螺距大取低速。 攻通孔螺紋時,應注意絲錐的校準部分不能全露出頭,否則在反轉退出絲錐時,將會產生亂扣現象。 機攻螺紋時,切削液的選擇使用非常重要,對塑性材料來說,需保持足夠的切削液,一般可采用乳化油或硫化切削油,如果工件上的螺紋孔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較低時,可采用菜籽油及二流化鉬等,豆油的效果也比較好。
螺紋根據螺距的大小分為:粗牙螺紋和細牙螺紋.粗牙螺紋的螺距要比細牙螺紋的螺距要大,比如普通螺紋大徑為24毫米,其螺距有3毫米、2毫米、1.5毫米三種,把螺距為最大3毫米的螺紋稱為粗牙螺紋,而其余(2毫米和1.5毫米)的螺紋共稱為細牙螺紋.
以M32為例。M32為非標螺紋。其次,通常在不標明螺距的情況下,該規格默認螺距(粗牙)為3.5mm。至于細牙,螺距分別有3mm、2.5mm、2mm。至于極細牙則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