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除濕功能,就將它設到除濕模式,設定溫度稍低一點.如沒有除濕模式,設為制冷模式,送風風速設到最低,室溫設定稍低,一樣可以達到快速除濕目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有除濕功能,就將它設到除濕模式,設定溫度稍低一點.如沒有除濕模式,設為制冷模式,送風風速設到最低,室溫設定稍低,一樣可以達到快速除濕目的.
空調除濕主要是利用蒸發器的冷卻作用,將空氣溫度降到其露點溫度以下,這樣空氣中的水蒸汽就會凝結成水析出,達到除濕目的.
如果有除濕功能,就將它設到除濕模式,設定溫度稍低一點.如沒有除濕模式,設為制冷模式,送風風速設到最低,室溫設定稍低,一樣可以達到快速除濕目的.
空調除濕功能使用方法
空調的“除濕模式”是使整個空調處于除濕運轉狀態,此時室內機的風扇運轉很慢,這是為了便于空氣中的水氣凝結成液體。一般空調在除濕模式下達到設定溫度時,室外機會停止運轉,以免冷凝器上的露水再度蒸發。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對高品質人居環境的需求,大多數空調都配備了除濕功能,然而這和除濕器的工作原理還是有區別的,根據環境的不同,選擇相應的除濕方式是有效調節環境舒適度的關鍵。
大多數情況,人體在濕度為60%~70%的空氣環境中最為舒適,高于70%的濕度,人體舒適度就會下降,空調器和除濕器正是利用調節濕度而使人體達到一定的舒適度,其工作方式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按動一下空調遙控器的運轉選擇按鈕,會發現除濕運轉模式。 除濕的原理:當空氣被冷卻到露點溫度以下,水氣會凝結在距離最近的表面,這就是除濕的過程。(另外還有化學除濕方式) 由除濕的原理可知空調在制冷運轉模式下也會有除濕效果。制冷的同時也在除濕,除濕的同時也在制冷。作為另一種運轉模式--除濕運轉,其運轉方式還是和普通的制冷運轉有所區別的。 空調的除濕運轉模式為低風冷房狀態。當室溫高于設定溫度時,空調會以低風冷房狀態運行直到室溫降低到比設定溫度稍低。這也就是有時會發生以制冷運轉方式達到設定溫度25度(以25度為例)時,再在制冷運轉模式下把設定溫度改為26度,空調不運行,而此刻以26度的設定溫度改為除濕運轉時空調可能會運行的原因。 除濕運轉為何要保持低風冷房狀態? 除濕量與空氣被冷卻的程度有關,溫度越低,空氣越干燥。低風冷房運轉與高風速的冷房狀態(制冷運轉方式)相比,蒸發器表面溫度更低,有利于提高除濕效果。 為什么進行除濕運轉到達設定溫度后室內機停止送風呢? 與制冷運轉不同,制冷運轉到達設定溫度后,室外機停止運轉而室內機繼續送風。除濕運轉停止送風是為了避免蒸發器上的冷凝水大量蒸發而影響到除濕效果。 除濕運轉的效果如何? 除濕運轉的效果是比較理想的。即使是以普通的制冷模式運行也會感到室內濕度明顯降低。 除濕運轉舒適嗎? 如果以制冷的目的進行除濕運轉,還是比較舒適的。所以建議大家:當以制冷運轉模式達到設定溫度后,可以將設定溫度上調1-2度并改為除濕運轉模式。這樣避免了過冷,有效控制了室內濕度,還是很舒適的。如果是普通的定速空調以除濕運轉當室外機停止運轉時,室內機也停止運轉,無聲——會帶來很好的靜音效果,清新——由于室內機此刻不運轉,蒸發器上冷凝水的蒸發量大大減少,對于使用很長時間的空調(特別是2年以上的)來說,有效控制了因冷凝水蒸發而隨風帶來的室內機內部的不快異味。 更理想的除濕效果 以上是普通除濕運轉的優點。但是嚴格的講除濕的目的只是降低室內濕度而不是降溫。理想的除濕效果是除濕不降溫。這是因為普通的空調缺少了除濕再熱系統。 日本成功地開發了家用空調的除濕再熱系統,這些年有的空調已經搭載了這一系統。這一系統的搭載提高了空調的使用率以及舒適性。比如在室溫16-25攝氏度時,房間比較潮濕,就室內溫度而言沒有必要進行制冷但是又要求降低濕度——顯然普通空調除濕與降溫的矛盾無法滿足這一要求,而搭載除濕再熱系統的空調完全能夠滿足要求。就我國而言,這一系統的應用對于南方地區還是很有實際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