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土地出讓金納入地方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一直以來,土地出讓金有中央和地方管理兩種思路。其中,國土資源部的意見就是成立國家土地專項基金,由中央政府部門統一管理土地出讓金。此次土地出讓金改革是建立土地出讓金專用賬戶,取消預算外的收支專戶,將土地出讓總收益全部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同時徹底將征收和支出兩條線進行了分離。財政把地方財政納入預算,將加大財政部門在土地管理中的話語權。專家表示,在土地使用、整體規劃、土地整理、補償等問題上,國土資源部仍將起到重要作用。有別于國土資源部將土地出讓金統一上收、建立基金專戶、由中央統一調配的思路,財政部當時提出的方案核心,是由地方自行安排土地出讓金的使用,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但規定其中用于“三農”及社會保障的資金比例,并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內管理,監督其使用。由于土地出讓金收入存在較大的波動性,財政部方案還規定,在當年度的土地出讓金收益中40%納入次年財政預算,并規定地方政府不得用于當期收入安排使用,剩余部分則由地方政府在相關領域內自行支配。在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體制上,管理辦法明確了仍由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監督的原則。不同的是,以前只是籠統地說,土地出讓金由地方政府負責,現在已經明確了由省、區、市政府一把手負責。專家稱,土地出讓金的一部分統一由中央調配的做法可能會抑制地方政府的批地沖動。據悉,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各城市須在當年度的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一部分納入次年的財政預算,地方政府不得用于當期收入安排使用,剩余部分則由地方政府在相關領域內按規定支配。將土地出讓收益納入次年預算將進一步增加透明度,業內專家認為,這有助于防止地方政府“坐支”,使地方政府從以地生財的短期利益中轉移出來,著眼于長期收益。
建立專用賬戶在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此之前,土地出讓以協議出讓為主,交易雙方協商價格,出讓后直接用于市政建設,不少地方的發改委和財政局都無從過問出讓價格和用處。上世紀90年代中期,北京被查出有100億元土地出讓金收入用于違規性城市建設,包括建招待所等,中央開始重視土地出讓金的使用問題。支持農村建設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今后的土地出讓總收益的分配情況為:50%-60%被用于拆遷補償和土地一級開發,15%用于農村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5%用于廉租房建設,其余的才能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土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