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流程:
一)、混凝土的施工工藝過程
(一)、配料
混凝土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JGJ 55) 的有關規定,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
(二)、拌制
混凝土攪拌,是將水、水泥和粗細骨料進行均勻拌和及混合的過程。同時,通過攪拌還要使材料達到強化、塑化的作用。
(1) 攪拌時間
① 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從砂、石、水泥和水等全部材料投入攪拌筒起,到開始卸料為止所經歷的時間。
② 攪拌時間與混凝土的攪拌質量密切相關,隨攪拌機類型和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同而變化。
在一定范圍內,隨攪拌時間的延長,強度有所提高,但過長時間的攪拌既不經濟,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又將降低,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③ 加氣混凝土還會因攪拌時間過長而使含氣量下降。
④ 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可按表 5 - 22 采用。
(2)投料順序
1)投料順序應從提高攪拌質量,減少葉片、襯板的磨損,減少拌和物與攪拌筒的粘結,減少水泥飛揚,改善工作環境,提高混凝土強度及節約水泥等方面綜合考慮確定。常用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
2)一次投料法是在上料斗中先裝石子,再加水泥和砂,然后一次投入攪拌筒中進行攪拌。
自落式攪拌機要在攪拌筒內先加部分水,投料時砂壓住水泥,使水泥不飛揚,而且水泥和砂先進攪拌筒形成水泥砂漿,可縮短水泥包裹石子的時間。
強制式攪拌機出料口在下部,不能先加水,應在投入原材料的同時,緩慢均勻分散地加水。
3)二次投料法,是先向攪拌機內投入水和水泥(和砂),待其攪拌1min后再投入石子和砂繼續攪拌到規定時間。這種投料方法,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在保證規定的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節約了水泥。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預拌水泥砂漿法和預拌水泥凈漿法。
預拌水泥砂漿法是指先將水泥、砂和水加入攪拌筒內進行充分攪拌,成為均勻的水泥砂漿后,再加入石子攪拌成均勻的混凝土。
預拌水泥凈漿法是先將水泥和水充分攪拌成均勻的水泥凈漿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攪拌成混凝土。
4)與一次投料法相比,二次投料法可使混凝土強度提高10%~15%,節約水泥15%~20%。
投料順序(視頻)
5)水泥裹砂石法混凝土攪拌工藝,用這種方法拌制的混凝土稱為造殼混凝土(簡稱SEC混凝土)。
①它是分兩次加水,兩次攪拌。
②先將全部砂、石子和部分水倒入攪拌機拌和,使骨料濕潤,稱之為造殼攪拌。
③攪拌時間以45~75s為宜,再倒入全部水泥攪拌20s,加入拌和水和外加劑進行第二次攪拌,60s左右完成,這種攪拌工藝稱為水泥裹砂法。
(3)進料容量
1)進料容量是將攪拌前各種材料的體積累積起來的容量,又稱干料容量。
2)進料容量與攪拌機攪拌筒的幾何容量有一定比例關系。進料容量約為出料容量的1.4~1.8倍(通常取1.5倍),如任意超載(超載10%),就會使材料在攪拌筒內無充分的空間進行拌和,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反之,裝料過少,又不能充分發揮攪拌機的
(三)、運輸
1.混凝土運輸的要求
(1)運輸中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2)運輸中應保持勻質性,不應產生分層離析現象,不應漏漿;運至澆筑地點應具有規定的坍落度,并保證混凝土在初凝前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澆筑。
(3)混凝土的運輸道路要求平坦,應以最少的運轉次數、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
(4)從攪拌機中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5-23規定。
2.運輸工具的選擇
1)混凝土運輸分地面水平運輸、垂直運輸和樓面水平運輸等三種。
(2)地面運輸時,短距離多用雙輪手推車、機動翻斗車;長距離宜用自卸汽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3)垂直運輸可采用各種井架、龍門架和塔式起重機作為垂直運輸工具。對于澆筑量大、澆筑速度比較穩定的大型設備基礎和高層建筑,宜采用混凝土泵,也可采用自升式塔式起重機或爬升式塔式起重機運輸。
3.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用混凝土泵運輸,通常稱為泵送混凝土。常用的混凝土泵有液壓柱塞泵和擠壓泵兩種。
(1)液壓柱塞泵
1)液壓柱塞泵如圖5-30所示。
2)它是利用柱塞的往復運動將混凝土吸入和排出。
3)混凝土輸送管有直管、彎管、錐形管和澆筑軟管等,一般由合金鋼、橡膠、塑料等材料制成,常用混凝土輸送管的管徑為100~150mm。
1- 混凝土缸; 2- 混凝土活塞; 3- 液壓缸; 4- 液壓活塞; 5- 活塞桿;
6- 受料斗; 7- 吸入端水平片閥; 8- 排出端豎直片閥; 9- 形輸送管; 10- 水箱;
11- 水洗裝置換向閥; 12- 水洗用高壓軟管; 13-V 水洗用法蘭; 14- 海綿球; 15- 清洗活塞
(2)泵送混凝土對原材料的要求
1)粗骨料:碎石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內徑之比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
2)砂:以天然砂為宜,砂率宜控制在40%~50%,通過0.315mm篩孔的砂不少于15%。
3)水泥:最少水泥用量為300kg/m3,坍落度宜為80~180mm,混凝土內宜適量摻入外加劑。泵送輕骨料混凝土的原材料選用及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
(3)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輸送管的布置宜短直,盡量減少彎管數,轉彎宜緩,管段接頭要嚴密,少用錐形管;
2)混凝土的供料應保證混凝土泵能連續工作,不間斷;正確選擇骨料級配,嚴格控制配合比;
3)泵送前,為減少泵送阻力,應先用適量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潤滑輸送管內壁;
4)泵送過程中,泵的受料斗內應充滿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氣形成阻塞;
5)防止停歇時間過長,若停歇時間超過45min,應立即用壓力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
6)泵送結束后,要及時清洗泵體和管道;
7)用混凝土泵澆筑的建筑物,要加強養護,防止龜裂。
(四)澆筑與振搗
1.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
(1)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模板、鋼筋、支架和預埋件進行檢查;
(2)檢查模板的位置、標高、尺寸、強度和剛度是否符合要求,接縫是否嚴密,預埋件位置和數量是否符合圖紙要求;
(3)檢查鋼筋的規格、數量、位置、接頭和保護層厚度是否正確;
(4)清理模板上的垃圾和鋼筋上的油污,澆水濕潤木模板;
(5)填寫隱蔽工程記錄。
混凝土澆筑的基本要求(視頻)
2.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澆筑的一般規定
①混凝土澆筑前不應發生離析或初凝現象,如已發生,須重新攪拌。混凝土運至現場后,其坍落度應滿足表5-24的要求。
②混凝土自高處傾落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過2m,應設串筒、斜槽、溜管或振動溜管等,如圖5-32所示。
③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應盡可能連續進行。
④混凝土的澆筑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隨澆隨搗。混凝土澆筑層厚度應符合表5-25的規定。
⑤在豎向結構中澆筑混凝土時,不得發生離析現象。
2)表面振動器
①表面振動器又稱平板振動器,是將電動機軸上裝有左右兩個偏心塊的振動器固定在一塊平板上而成。其振動作用可直接傳遞于混凝土面層上。
②這種振動器適用于振搗樓板、空心板、地面和薄殼等薄壁結構。
(3)外部振動器
①外部的振動器又稱附著式振動器,它是直接安裝在模板上進行振搗,利用偏心塊旋轉時產生的振動力通過模板傳給混凝土,達到振實的目的。
②適用于振搗斷面較小或鋼筋較密的柱子、梁、板等構件。
(4)振動臺
①振動臺一般在預制廠用于振實干硬性混凝土和輕骨料混凝土。
②宜采用加壓振動的方法,加壓力為1~3kN/m2。
混凝土振搗作業要點(視頻)
(五)養護
1.混凝土澆搗后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需要適當的濕度和溫度。
2.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干硬性混凝土應于澆筑完畢后立即進行養護。
3.常用的混凝土的養護方法是自然養護法。
4.自然養護又可分為灑水養護和噴灑塑料薄膜養護兩種。
5.灑水養護是用吸水保溫能力較強的材料(如草簾、蘆席、麻袋、鋸末等)將混凝土覆蓋,經常灑水使其保持濕潤。
6.噴灑塑料薄膜養護適用于不易灑水養護的高聳構筑物和大面積混凝土結構及缺水地區。它是將過氯乙烯樹脂塑料溶液用噴槍噴灑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揮發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與空氣隔絕,阻止其中水分的蒸發,以保證水化作用的正常進行。
7.混凝土必須養護至其強度達到1.2N/mm2以上,才準在上面行人和架設支架、安裝模板,但不得沖擊混凝土。
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筑、振搗→拆模、養護
混凝土攪拌:采用自落式攪拌機,加料順序宜為,先加l/2用水量,然后加石子、水泥、砂攪拌lmin,再加剩余1/2用水量繼續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摻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各種材料計量準確,計量精度:水泥、水、外加劑為±2%,骨料為±3%.雨期應經常測定砂、石含水率,以保證水灰比準確.
混凝土運輸:混凝土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延續時間盡量縮短,根據氣溫宜控制在0.lh之內.當采用商品混凝土時,應充分攪拌后再卸車,不允許任意加水,混凝土發生離析時,澆筑前應二次攪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應使用.
混凝土澆筑、振搗:
墻體澆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處先澆筑5cm厚與墻體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用鐵鍬均勻入模,不應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內.第一層澆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后每次澆筑高度不應超過1m;分層澆筑、振搗.混凝土下料點應分散布置.墻體連續進行澆筑,間隔時間不超過2h.墻體混凝土的施工縫宜設在門洞過梁跨中1/3區段.當采用平模時或留在內縱橫墻的交界處,墻應留垂直縫.接槎處應振搗密實.澆筑時隨時清理落地灰.
洞口澆筑時,使洞口兩側澆筑高度對稱均勻,振搗棒距洞邊30cm以上,宜從兩側同時振搗,防止洞口變形.大洞口下部模板應開口,并補充混凝土及振搗.
外磚內模、外板內模大角及山墻構造柱應分層澆筑,每層不超過50cm,內外墻交界處加強振搗,保證密實.外磚內模應采取措施,防止外墻鼓脹.振搗: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應小于50cm,門洞口兩側構造柱要振搗密實,不得漏振.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達到要求,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預埋管、外墻板空腔防水構造等,發現有變形、移位,各有關工種相互配合進行處理.
墻上口找平:混凝土澆筑振搗完畢,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預定標高線,將表面找干.預制模板安裝宜采用硬架支模,上口找平時,使混凝土墻上表面低于預制模板下皮標高3~5cm.
拆模養護:常溫時混凝土強度大于1MPa,冬期時摻防凍劑,使混凝土強度達到4MPa時拆模,保證拆模時.墻體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縫,及時修整墻面、邊角.常溫及時噴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濕潤.
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
原材料的加熱、攪拌、運輸、澆筑和養護等,應根據冬施方案施工.摻防凍劑混凝土出機溫度不得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冬期注意檢查外加劑摻量,測量水及骨料的加熱溫度,以及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入模溫度,骨料必須清潔,不含有冰雪等凍結物,混凝土攪拌時間比常溫延長50%.
混凝土養護做好測溫記錄,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的規定溫度,當溫度降低到防凍劑的規定溫度以下時.強度不應小于4MPa.
拆除模板及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至+5℃以后,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于15℃時,表面應覆蓋養護,使其緩慢冷卻.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使用前檢查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混凝土試塊必須按規定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評定應符合“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一87)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工藝看著挺簡單,想做好是很難的。俗話說熟能生巧,首先你得了解振動器振搗的原理,對澆注的混凝土先做好澆搗方案,并事前熟悉澆筑物結構,均勻的澆灌,要正確掌握振搗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的。 下面是需要注意的事項: 1、注意振動棒的間隔距離 2、震動棒要快插慢拔 3、要視結構的表面尺寸選擇振搗孔 4、根據結構截面和配筋來選擇振動棒插入形式 5、振動棒不能直接直接振動鋼筋、模板和預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