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熟悉被補充開挖基礎的施工圖及施工技術手冊,了解對基礎坑洞的要求及基坑尺寸。(2)組織準備:如需爆破開挖的還應配置有爆破操作證的炮工。機械打孔或需抽水開挖的還應有機械操作技工。每基桿塔的開挖應有專人負責,根據工程量的大小和作業面的民技工人數。(3)材料工器具準備:鐵鍬、鋼釬、鑿巖機、大錘、斗車、抽水機等其它施工用具。2、基礎開挖(W點):桿塔基礎的坑深應以設計圖紙的施工基地面為準,拉線坑的坑深,以拉線坑中心的地面標高為基準。基坑開挖施工時要保護好分坑時所釘的輔助樁,特別是中心樁,輔助中心樁。如在基坑開挖施工中原釘樁要受到干擾,則應移至不受干擾位置,即增定輔助樁,用以找出中心樁。施工時應嚴格按要求的位置與深度開挖,特別是深度不應超挖。深度允許誤差為+100毫米、-50毫米,坑底應平整,如一基是兩個或四個坑,應按在允許誤差標準以內最深一坑操平。(1) 一般土坑的開挖:開挖一般土坑基礎,在挖掘前應將基南及基面附近的浮石等雜物清理干凈,挖掘應自上而下進行,不得采用掏洞法挖坑,如坑底面積超過2平方米時,可由2人同時挖掘,但不得面對面或相互靠近工作。向外拋土時應防止坑邊石塊回落傷人。休息時不得在坑內。不用擋土挖坑時,坑壁應留有適當的坡度,坡度的大小與土質特性,地下水位、挖掘深度等因素有關。一般基礎開挖的邊坡度土質分類 砂石、礫土、游泥 砂質粘土 粘土、黃土 堅土坡度(深比寬) 1:0.75 1:0.5 1:0.3 1:0.15在開挖前還必須對土壤進行多方面的了解,邊坡距離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長或縮短,確保不發生坑壁坍塌現象。在開挖過程要隨時注意對土壤的情況,發現土壤的濕度較大,或者土質松散時,采取措施。可將邊坡加大,或者對坑壁加以支撐。開挖的坑底必須鏟平,中間不得有凹凸不平現象,坑的四角應在同一水平面上。基坑如為膨脹土,開挖后不能立即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時,坑底應暫留300毫米,等到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前夕再開挖整平,使基坑底面少受自然自候的影響。(2) 水坑的開挖:水坑和帶有泥土的泥水坑的開挖,主要是視水坑的滲水量而定,滲水速度比較慢的水坑,用人工淘水的方法,邊挖邊淘水,挖到主桿的有效深度時,便可放置底盤,現澆基礎應即時組織澆筑;如滲水速度較快的水坑開挖,必須配合抽水機械,采用邊抽水邊開挖的方法。使抽水速度快于滲水的速度,這時一般對大于1.5米的深坑,需采用擋土板承坑壁的方法來開挖,以防坑邊坍塌。支檔的方法有:A、土樁填充支撐法:在基坑挖至0.5米左右,裝好第一層橫支撐木,把雜木樁由橫支撐木及坑壁間插下,在坑壁與雜木樁中填草袋,邊塞草袋邊將雜木柱向下打,一直打到土中100—200毫米左右,再繼續挖土,同時再將樁往下打并繼續填草袋,當挖至距第一層橫支撐木約0.8-1米,再加第二層橫支撐木,雜木樁之間的距離約0.1-0.2米左右。B、板樁支擋法:用板樁支的擋坑壁,板樁的尺寸一般厚度為50毫米,寬度有150-200毫米,橫支撐木的距離不大于1米,板樁在基礎中邊挖邊打,打板樁時應墊上木頭以防打裂,要隨時注意板樁下沉是否垂直,橫擋是否水平。(3) 流砂坑的開挖:基坑開挖遇到流砂時,會出現流砂不斷涌出的現象,解決的辦法是如果流砂不很嚴懲可以采用大挖方的方法,擴大基礎開挖面直至能夠施工為止,電桿是裝配或予制基礎,要求施工前做好一切準備,使施工緊湊,銜接盡量避免間斷作業,現澆砼基礎,由于施工時間長,大挖方的方法不行時,也用板樁支檔的方法。流砂比較嚴重的情況,可采用砼護管的方法,護管的內徑1.8米,高0.8米,壁厚0.1米,有上下企口的圓形管,護管的大小,主要是考慮強度上保證安全,下管操作方便,使用的節數應根據地質情況、坑深而定。混凝土護管的使用方法:A、用起重設備或扒桿將砼護管吊放于坑位上,使護管的中心與基坑中心重合。B、開挖時應注意坑內挖土人員,設專人監護,一定要沿管下端四周均勻向下開挖,以便管自動下沉,不可沿一側奮力下挖,否則,將使護管發生傾斜,易造成桿塔基礎邁步和偏移。C、須使用兩節以上護筒時,必須等前一節護管已下沉到與地面相平時,再按企口對接第二節護管,要注意必須按企口對位護管,使上下護管不易滑動錯口,泥水不易從接口處進入護管。在流砂地帶采用護管開挖時,常伴有大量的流砂從地面上涌入護管內,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在開挖前,先在護管周圍堆上一定數量和高度的小石子,開挖后,隨著護管的下沉,管外的一部分砂石進行管內,石子也跟著下沉,使護管下端外圍約0.5粘厚的范圍被石子予占據,這樣石子可以起到隔砂的作用,流砂被阻,護管外坍塌大為減輕,砂涌現象大大減少。(4) 人工掏挖基坑:對于地質良好(粘土類)的桿塔基礎,為充分利用原狀土,提高基礎的搞撥能力,可以進行人工掏挖成型,這樣可以減少較大的開挖方量,縮短工期,在冬季施工也便于養護。采用人工掏挖施工,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掏挖時坑下,坑上應配合好,隨時鑒別各種深度的土質狀況,如發現有易坍塌土層,應及時處理,故不可冒險開挖,要防止掏寬底部土后,上部土方坍塌,造成人員傷亡事故。掏挖施工前,先按基礎中心位置,畫好基礎立柱邊緣尺寸,先使用鍬從地面表面開挖至半米多深后,改用短把鍬(鎬)掏挖,掏挖到設計深度后,再按底部擴大尺寸向四周掏挖,并應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將坑壁修光。(5) 巖石基礎的爆破開挖見《爆破開挖作業指導書》。3、基礎開挖注意事項:(1)開挖過程中,如發現地基土質與原不符或坑底發現天然孔洞、古墓管道等,應及時與設計單位、甲方研究處理意見。(2)坑深誤差超過+100毫米時按以下規定處理。A、鐵塔基礎超深部分以鋪石灌漿處理;B、鋼筋砼電桿基礎坑超深部分在100-300毫米時,超深部分以填土夯實處理,超過300毫米以上,其超深部分以鋪石灌漿處理。C、拉線坑如超深后對拉線盤的安裝位置與方向有影響時其超深部分填土夯實處理,如無影響不作處理。D、凡不能以填土夯實處理的水坑、流砂坑、淤泥坑及石坑等其超深部分按設計要求處理如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以鋪石灌漿處理。E、對于個別桿塔基礎坑,雖超深,但經驗算無不良影響并經設計同意可以不作處理,只作記錄。4、施工檢查項目及質量評定標準(1)基礎開挖之前必須由現場技術人員檢查各樁位是否正確,待確定樁位無誤后,方可進行開挖作業。(2)由自檢員進行基礎坑深、大小及坑底、相對高差,進行自檢,合格后,報專職質檢員進行復檢。5、組織驗收:基礎開挖完畢后,應及時組織驗收,由于是隱蔽工程必須停工等檢報監理工程師或甲方質檢人員檢查并簽證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做好施工記錄。6、記錄表格(一) 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現場技術交底,熟悉施工工藝的要求。2、人員組織準備:根據回填坑的大小及工程量大小,確定民技工人數,現場應由有一定經驗的技工負責。3、施工工器具及機具準備:鐵鍬、斗車、夯錘(夯實機)、鋼釬、大錘及其它施工工器具。(二) 回填施工:對于現澆砼鐵塔基礎,在澆筑完畢,拆模以后必須請甲方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基礎回填。基礎的下部是密實的原樣土,而上部的回填土,設計一般要求達到一定的密實度。要把回填土能夯實到與原狀土一樣,事實上回去填的密實度普遍達不到要求,就使基礎抗上撥及抗傾復的能力大為降低。1、根據桿塔基礎的土質采取不同回填施工工藝:1)一般土質的回填,每填入300mm厚,要夯實一次。夯實時應不使基礎移動和傾斜,土中可摻塊石,但樹根、樹枝等雜草必須清除。2)對于巖石基礎在回填時應按設計要求比例摻土,以減少空隙,保證基礎的穩定。若設計無規定時,可按石與土的比例為3:1均勻摻土夯實。3)凍土的抗回填時,應清除坑內冰雪,將大凍塊打碎并摻以碎土,凍土塊最大允許尺寸為150mm,且不允許夾雜冰雪塊。4)對不易或無法夯實的大孔性土壤,淤泥流砂等基坑,回填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 2、不同型式的桿塔對基礎回填有不同要求: 根據桿塔對基礎回填的不同要求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鐵塔預制基礎、拉線預制基礎、鐵塔金屬基礎及不帶拉線的砼電桿基礎。第二類為現澆鐵塔基礎、現澆拉線基礎。第三類為重力式基礎及帶拉線的桿塔本體基礎。 第一類鐵塔基礎的回填夯實必須滿足下列要求:①對于適用夯實的土質,每回填300mm厚度夯實一次,夯實程度達到原狀土密實度的80%以上。②對不宜夯實的水飽和粘性土,回填時可不夯實,但應分層填實,其回填土的密實度也應達到原狀土的80%以上。③對不宜夯實的大孔性土,砂土、泥、凍土等,在工期允許的情況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線時其回填密實度應符合上述規定。工期短又無法夯實,達不到要求的,應采取臨時拉線或其它能使桿塔穩定的措施。 第二類基礎回填方法應符合第一類要求,但回填土的密實度應達到厚狀土密實度的70%以上。 第三類基礎回填可不夯實,但應分層填實。 (三)回填施工注意事項:1、回填土的密實度達不到要求的可以將回填土層增加200—300cm的防沉層,以保持沉降后的沉定基面,不低于要求的基面。2、回填時應注意基礎邊坡的設計要求,應與回填同時考慮。3、對于回填土料的選用應盡量符合要求施工設計要求,原則上要就近取土。(四)施工檢查項目:回填土的密實、回填土的回填高程,是否有樹根等雜物,積水是否排干。必須符合規范第4.0.7—4.0.9條。(五)施工記錄:基礎回填施工屬隱蔽工程,回填前應對基礎工程組織驗收,方可開始回填。施工完畢做好原始施工記錄,組織驗收,請甲方監理簽字。
工序:土方開挖—墊層澆筑—施工放線—基礎鋼筋、模板安裝—基礎澆筑—基礎模板拆除—基礎柱、基礎墻放線—磚基礎施工—基礎柱、地圈梁鋼筋、模板安裝—基礎柱、地圈梁砼澆筑—模板拆除—基礎驗收—土方回填
資料:土方開挖報審—墊層澆筑報審—施工測量放線報審—基礎模板、鋼筋、砼報審—磚基礎報審—基礎柱、地圈梁模板、鋼筋、砼報審—土方回填報審(工序的每個分項工程都需要報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