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至1981年在對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告成鎮的陽城遺址的發掘中,發現有戰國晚期的城市管道供水系統,其中實際應用了倒虹吸。整個供水設施由輸水管、控制流量的控制坑、沉淀泥沙的澄水池、貯水坑和蓄水甕等組成。供水管路共有八條,沿地形由高向低布設,總長有數千米之多。輸水管內徑約為12.3厘米,在淹沒條件下,輸水流量可達20~30升/秒。 輸水管路由直通管、三通排氣管,三通分水管、四通控水管等部件銜接組成,均為陶制。其中陶直通管與陶三通排氣管銜接情況如圖2-14所示,陶四通管的造型如圖2-15所示,輸水管路多數鋪設在開鑿于紅砂巖的溝槽中。較深的溝槽達1.2~2.0米。② 大約在公元前180年左右在土耳其境內古希臘帕加馬城建有大型城市輸水管溝,水從海拔約360米的源頭,跨越兩條山谷輸送至這座城堡,而城堡制高點只比源頭低約40米。其中當有跨百余米山谷的倒虹吸。③古羅馬著名建筑師維特魯威在寫于2000年前的不朽名著《建筑十書》中,詳細地記述了當時輸水管網的建設要點。對于倒虹吸,維特魯威還特別指出,為了倒虹吸的安全運行,需要修建鎮墩和排氣豎管。① ①對《管子??度地》渠道坡降計算和水躍的描述,是姚漢源先生于1962年最先提出的。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登封王城崗與陽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229~246頁。 ③參見チヤ-ルズ??シンガ一等編,平田寬、八杉龍一譯,技術の歷史――地中海文明と中世(下),筑摩書房,第581~583頁。PeterJames,Ancient Inventions,顏可維譯,世界古代發明,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第388頁。 有一種形式的輸水管稱倒虹吸,它是在渠道與道路、河流發生交叉或在渠道穿越山谷時經常采用的一種立交水工建筑物。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已有成功的運用。與虹吸管一樣,它在立面上也呈弓形;不同的是,其弓彎向下。而且,雖然倒虹吸管和虹吸管的輸水原理相同,即都借助于上下游的水位差,但倒虹吸在開始工作時不需人為地制造管中的真空,因而更為普及。 倒虹吸主要用于農田水利工程中。渠道與道路、河流等發生交叉時,既可采用渡槽,如北宋時曾在引用涇水的鄭白渠上使用過;也可采用倒虹吸,如南宋時曾在引用褒水的山河堰上使用過。這種大型倒虹吸多采用漿砌塊石構筑,也可用竹筒連接而成。在唐朝詩人杜甫的詩歌中和元代科學家王禎所著的《農書》中都可見到對輸水渠道上使用倒虹吸的描述和記載。
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現象,將液體充滿一根倒U形的管狀結構內后,將開口高的一端置于裝滿液體的容器中,容器內的液體會持續通過虹吸管從開口于更低的位置流出。工程上市排水,金融上是利用內幕消息進行盈利群體,導致的基本面分析失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