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種大而苦者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經藥皆當去心,不獨貝母也。以前的歷代文獻,并未明確分立川貝、浙貝、土貝專條,別名有:浙貝”、“大貝。浙貝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
目前常用的貝母包括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種,1、川貝母的功效與作用.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較強,且有潤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別適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2、浙貝母的功效與作用.浙貝母瀉火的功效要強于川貝母。
浙貝都具有清熱化痰、消痰散結的功效,用于熱痰、肺熱咳嗽、瘰疬癭瘤、癰腫瘡毒、肺癰等癥。浙貝苦泄之力較強,偏向于治療外感風熱及熱痰所致的咳嗽。浙貝母(拉丁學名:Fritillaria thunbergii),多年生草本。鱗
產浙江東陽,當地有栽培。鱗莖為藥材“東貝”的來源。東貝遠銷廣東,代川貝用。植株較矮小,長15-30厘米;鱗莖由3枚鱗片組成,直徑約1厘米;葉以對生為主,很容易辨
【鑒別】 (1)浙貝母粉末淡黃白色。淀粉粒甚多,單粒卵形、廣卵形或橢圓形,直徑6~56μm,臍點點狀、裂縫狀、人字狀或馬蹄狀,位于較小端,層紋大多明顯;偶見半復粒及復粒,復粒由2分粒組成。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長方形,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