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室滲水的常見部位:
常見的地下室滲水部位大都出現在一些特殊部位,降水較多的雨季室外管道堵塞或路面排水不暢時出現。主要出現在以下部位:
1、外墻的墻根部位;
2、在地下室變形縫兩側的墻體部位;
3、穿越地下室外墻的下水管道;
4、穿越地下室外墻的暖氣管道;
5、散水與外墻的交接處;
6、砌筑不密實的個別墻面。
二、地下室滲水的原因分析:
對地下室外墻滲水的原因分析地下室外墻滲水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它既受到施工質量的影響又受到建筑物周圍外界因素的影響,對上述不同的滲水問題有不同的原因:
1、外因方面,如果建筑物外圍的表水(如雨水、生活用水)不能及時排走滲入地下或地下管道漏水,導致建筑物地下室外墻長時間受水,而出現滲水;
2、內因方面(工程本身):
(1)墻根部位滲水、主要是內外墻抹灰時對墻根部位清理不干凈導致外墻防水砂漿抹不到底部或墻根部位抹灰不密實,內墻抹灰與地面面層連接處有縫隙,而造成滲水,特別是墻根部標高與地下室室內地面的標高很接近時,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
(2)變形縫處滲水、主要是由于變形縫處防水措施沒有做好,導致室外地下水進入變形縫,從縫兩側的墻體滲入地下室;
(3)穿越外墻的管道滲水、是由管道預留孔洞堵塞不密實,當雨水較多的夏季或管道漏水時,地下水沿管道壁外表面滲入室內;
(4)外墻散水部位漏水、是由于外墻外側的防水砂漿與室外踢腳接槎部位低于散水或與散水平齊,而接槎部位經常接不好,有時接不上,當散水開裂或散水與勒腳的縫隙沒有用油膏添縫時,遇到大雨就會導致地下室滲水;
(5) 個別墻面漏水、是由于在墻體砌筑時砂漿不飽滿,砌體間形成通縫,雨水從縫隙滲入。
三、地下室滲水的處理方法:
1、對墻根部位的滲水情況:首先,在砌筑地下室墻體時,要保證砌體砂漿的飽滿度,避免從磚縫漏水;其次,在外墻內外側抹灰前,應將根部處理干凈,保證根部抹灰密實、到位,必要時在墻外側與基礎交接的陰角部位做成八字角;其次,要保證墻外側防水砂漿的底部標高比地下室室內標高低,外墻鋪貼柔性防水層時,也對墻根部位進行特別處理,一定要鋪貼到位。
2、對變形縫處:常采用在縫內側用泡沫板填塞,再用瀝青麻絲封堵,外側再用油膏做二布三涂的做法,既保證變形縫的變形量,同時也保證防水效果,在防水層外要砌筑保護墻,寬度比防水層每側寬120,并將保護墻的防水層之間的縫隙用水泥砂漿填實,以免基坑回填時破壞防水層。
3、管道穿越地下室的穿墻洞,待管道安裝完畢后,四周用干硬性水泥砂漿或素水泥砸實,然后外側抹防水砂漿,待防水砂漿干燥后,在大于管道外徑35mm的范圍內刷兩遍聚氨脂防水涂膜。
4、暖氣管穿越地下室的穿墻洞,要考慮到管道的熱脹冷縮現象,待管道安裝完畢后,用瀝青麻絲將墻洞砸實,墻外側抹水泥砂漿,同樣刷兩遍聚氨酷防水膜。
5、對于散水部位處的滲水,應使外墻防水砂漿高出散水150mm左右或做到勒腳頂側,保證散水部位的防潮層不斷開,并做好散水與勒腳處的油膏填縫;為保證防潮效果,避免滲水,地下室墻必須用水泥砂漿砌筑,灰縫必須飽滿。
6、墻面通縫滲水,砌筑前,先用水將磚表面濕潤,再鋪砂漿;砌筑時確保灰縫砂漿密實飽滿,灰縫應勾縫;外墻抹灰前應先檢查灰縫,若有不密實處再加強補縫。
7、為避免地表水或地下水對地下室的影響,還應在墻體外側做柔性防水層一道,外側再做隔水層,隔水層一般用2:8灰土做成,其斷面呈倒梯形,下部最小寬度不小于500mm,上部寬度比散水寬500mm,如果外墻有水平防潮層時,隔水層底部標高應低于水平防潮層標高150~200mm;如果外墻沒有水平防潮層時,隔水層底部低于地下室室內標高150~200mm;另外當車庫頂鋪設防水層后,其上所有作業應確保防水層不被破壞。
8、外因方面,要保證室外地面排水暢通,同時保證室外地面比散水最低處低20mm以上,對室外排水管道要經常保持暢通,并不被破壞,以免向外漏水;要及時排除暖氣溝內的積水,通過對室外滲水水源的管理,杜絕滲水水源的出現,也是保證避免地下室滲水的一個很重要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