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沉木和烏木相同的特征主要有:??材色均比較烏黑,通常為黑色或黑褐色;且都具有光澤、木質油性大、抗蟲耐腐、質地重硬,且永不褪色。??陰沉木和烏木不相同的特征主要有:??①烏木僅為柿樹屬中具黑色心材的樹種;而陰沉木可能是多個科屬的木材。②烏木的管孔通常很細,肉眼下不見至略見;而陰沉木的管孔,肉眼下有可見至明顯的。③烏木的軸向薄組織主要為同心層式離管切線狀,顯微鏡下寬度僅l~2個細胞;而陰沉木的軸向薄組織類型會有多種多樣。④烏木的木射線細,顯微鏡下僅1個細胞寬。??陰沉木雖然具有與烏木的材色、光澤、油性感、抗蟲耐腐、質地重硬等相似特性,但由于對陰沉木的物理力學性質研究較少,能否用陰沉木代替烏木作大型木構件,尤其是木結構建筑構件尚不好作結論。但利用陰沉木作裝飾材料或工藝品時完全可代替烏木。
其一,樹種屬性不同。真正的烏木特指某一種樹,而構成陰沉木的樹種則有許多種。自古至今,烏木樹就有“黑檀”之稱,葉似棕櫚,樹干極直,有的高達十余丈,雌雄同株。其木堅實如鐵,分量頗重,紋理細膩。心材與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為黑色或栗褐色。現如今木材市場上的“烏木”,一般是指黑色非洲烏木,其拉丁名(DiospyrosebenumKoenig),位列國標紅木5屬8類33個種材,屬柿樹屬。據《國家紅木標準》可知,烏木作為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材全部烏黑,淺色條紋稀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含褐黑或黑色樹膠等構造特征。烏木材質硬重,耐腐,耐久性強;氣干密度大于0.85g/cm3,通常沉于水。而作為炭化了的陰沉木,主要由于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樹木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地質災害,如山洪、泥石流、地震、山體滑坡等,將樹木沖入河流,深埋于河床的泥沙之中,從而造成樹木被埋藏在缺氧的陰暗地層中。一些埋入淤泥中的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經大自然長達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磨蝕造化,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由此可知,陰沉木并不是一個樹種,而是久理于地下尚未腐朽的多種樹木的集合名稱。在我國,構成陰沉木樹種的種類較多,經鑒定主要包括:柏木、杉木、楠木、櫟木、格木等。其二,分布區域不同。作為柿樹屬樹種的烏木,主要分布于全球熱帶,亞熱帶及部分溫帶地區。其主產地即為亞洲熱帶和非洲,如印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緬旬、越南、柬埔寨、老撾、馬達加斯加、剛果、加蓬等國。依據歷史資料記載,我國臺灣、海南、云南等地亦有出產。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中,烏木又有“烏文木”、“烏梨木”、“角烏”等稱謂。如晉崔豹《古今注》載:“烏木出交州,色黑有紋,亦謂之‘烏文木’。”《諸番志》卷下稱其為“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