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紅鸚鵡很可能是得了出血性腐敗病 又稱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體] 為熒光極毛桿菌,屬革蘭氏陰性菌。
[癥狀] 為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發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和腹部最明顯,背鰭或全部鰭的基部充血,鰭條末端腐爛,常爛去一段,鰭條間的組織也被破壞,呈破爛的紙扇狀(又稱蛀鰭);有時病魚的上下顎和鰓蓋部分充血,現塊狀紅斑,有時也充血發炎。在鱗片脫落處和鰭條腐爛處往往長有水霉。此病流行區域比較廣,且終年可見,常與爛鰓、出血癥并發。當魚體受傷時,致病菌乘機侵入魚體,容易發生此病。當冬季水溫極低時,魚體皮膚也會因凍傷而發生此病。
[治療方法] 可用1%食鹽水,或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不過治療的效果和意義不大了。今后要加強水質和水溫管理,觀賞魚應以防病為主,一旦得了病治療是相當頭痛的事。
您的鸚鵡魚很可能是得了出血性腐敗病 又稱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體] 為熒光極毛桿菌,屬革蘭氏陰性菌。
[癥狀] 為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發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和腹部最明顯,背鰭或全部鰭的基部充血,鰭條末端腐爛,常爛去一段,鰭條間的組織也被破壞,呈破爛的紙扇狀(又稱蛀鰭);有時病魚的上下顎和鰓蓋部分充血,現塊狀紅斑,有時也充血發炎。在鱗片脫落處和鰭條腐爛處往往長有水霉。此病流行區域比較廣,且終年可見,常與爛鰓、出血癥并發。當魚體受傷時,致病菌乘機侵入魚體,容易發生此病。當冬季水溫極低時,魚體皮膚也會因凍傷而發生此病。
[治療方法] 可用1%食鹽水,或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不過治療的效果和意義不大了。今后要加強水質和水溫管理,觀賞魚應以防病為主,一旦得了病治療是相當頭痛的事。
膚霉病又稱水霉病、白毛病,為觀賞魚最常見疾病之一。當撈捕、運輸觀賞魚時,稍為不慎,使魚體皮膚受傷,或寄生蟲侵襲破壞皮膚,霉菌的孢子侵入傷口,吸取養料,迅速萌發,菌絲一端向內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長,形成棉絮狀菌絲。霉菌剛寄生時,肉眼不易發現;待肉眼見到時,菌絲已從魚體傷口侵入,由外向內生長。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由于棉絮狀的菌絲日漸增多,魚體負擔過重,使游泳失常,食欲減退,日漸瘦弱,導致死亡。治療方法: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應注意操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寄生蟲咬傷,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鹽。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病時,可用3%食鹽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加l%食鹽浸泡20~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20~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二(0.02ppm) 的孔雀石綠溶液、百萬分之零點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潑灑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還可用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在水族箱頂端安裝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白點病病原體為小瓜蟲,熱帶魚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癥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治療方法: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天后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愈。或者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鐘,持續2~3天,效果良好。魚在鹽中浸泡24小時,數日后就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