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壓管樁施工工藝
1、監理對設計交樁中線高程復核完成后,要求承包人沿全線設置若干控制樁,在平面圖上做好標記供施工放樣、復核用。
2、項目監理在全橋立面圖上標出各鉆孔樁的樁頂、樁底設計標高,計算出各樁實際樁長,現場監理在記錄本上面列表統計各樁號處的鉆孔樁應控制數據。
3、在開挖埋置護筒前,承包人向項目監理提交鉆孔樁平面測量放樣記錄,復核后才能開挖,護筒埋好后承包人應檢查護筒中心位置是否滿足施工規范要求,項目監理同意后才能開鉆。
4、當一個橋墩的鉆孔樁完成后,進行實物平面位置檢查,承包人填寫相應工序質量檢查表,項目監理復核,如偏差大于施工規范規定,承包人應向項目監理報告,說明情況,并按照監理指示進行缺陷修正。
5、全橋鉆孔樁完成后,承包人、項目監理共同對所有鉆孔樁實際樁頂、樁底、樁徑平面位置的資料匯總統計,供質量評估用。
(1)樁機就位
靜力壓樁機的安裝必須按有關程序或說明書進行。壓樁機的配重應平衡配置于平臺上。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位,啟動平臺支腿油缸,校正平臺處于水平狀態。啟動門架支撐油缸,使門架作微傾15B,以便吊插管樁。 (2)起吊管樁 先拴好吊裝用的鋼絲繩及索具,然后應用索具捆綁住樁上部約50cm處,啟動機器起吊管樁,使樁尖垂直對準樁位,緩緩放下插入土中,回復門架在樁頂扣好樁帽,可卸去索具。樁帽與樁周邊應有5~10mm的間隙,樁帽與樁頂之間應有相適應的襯墊,一般采用硬木板,其厚度為10cm左右。
(3)穩樁與壓樁 當樁尖插入樁位,扣好樁帽后,微微啟動壓樁油缸,當樁入土至50cm時,再次校正樁的垂直度和平臺的水平度,保證樁的縱橫雙向垂直偏差不得超過0.5%(在不受施工影響范圍內,成90B方向設置經緯儀各一臺校準),然后啟動壓樁油缸,把樁徐徐壓下,控制施壓速度,一般不宜超過2m/min。
(4)壓樁的順序應根據場地的地形、地質、樁基的設計布置密集程度以及壓樁機移動方便等因素決定。 建筑面積較大,樁數較多時,可將基樁分為數段,壓樁在各段范圍內分別進行。壓樁應連續進行,同一根樁的中間間歇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壓樁施工時,應由專人或開啟自動記錄設備做好施工記錄,開始壓樁時應記錄樁每沉下1m油壓表壓力值,當下沉至設計標高或兩倍于設計荷載時,應記錄最后三次穩壓時的貫入度。
(5)接樁 接樁采用鋼端板焊接法,樁段頂端距地面1m左右就可接樁,接樁前先將下段樁頂清洗干凈,加上定位板,然后把上段樁吊放在下段樁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將上下樁段接直,接頭處如有空隙,應采用楔形鐵片全部填實焊牢,拼接處坡口槽電焊應分層對稱進行,焊接時應采取措施減小焊接變形,焊縫應連續飽滿(滿足三級焊縫),焊后清除焊渣,檢查焊縫飽滿程度。 接樁宜在樁尖穿過較硬的土層后進行,接樁時上下段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宜大于5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于樁段的0.1%。接樁處的焊縫應自然冷卻10-15min,接樁處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再次補刷防銹漆。
(6)送樁 設計要求送樁時,“送樁(工具)”的中心線應與樁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樁。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深度一般不宜超過2m,送樁留下的樁孔應立即回填密實。
(7)穩壓 當壓樁力已達到兩倍設計荷載或樁端已到達持力層時,應隨即進行穩壓。當樁長小于15m或粘性土為持力層時,宜取略大于2倍設計荷載作為最后穩壓力,并穩壓不少于5次,每次1min;當樁長大于15m或密實砂土為持力層時,宜取2倍設計荷載作為最后穩壓力,并穩壓不少于3次,每次1min。測定其最后各次穩壓時的貫入度。以上如設計有具體要求時,則按設計要求執行。
(8)截樁 管樁一般不宜截樁,如遇特殊情況確要截樁時,可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1)人工鑿;
(2)混凝土切割器;
(3)液壓緊箍式切斷機;
(4)液壓千斤頂式截樁器;
(5)鋼鋸,風鎬。 人工鑿截樁難度大,費時費力,不易保證質量,一般不宜采用。